2
3
1
6
7

BLOG

DO UP 部落格

小坪數裝潢也能住舒服,寬敞居住感四大法則!

小坪數裝潢也能住舒服,寬敞居住感四大法則!

近年來小坪數房子成了許多首購族的首選,在室內坪數小的情況下,更需要良好的空間規劃設計,讓生活場域不僅能滿足居住者的需求,也能同時揮別擁擠感。除了在硬裝設計上,做好隔間、採光等規劃之外,軟裝師也會建議藉由家具挑選與空間陳列,來軟性設定動線走向,劃分空間區域...等,讓風格家具兼具實用功能性與美觀性,是提升家配美學的好方法!今天DO UP就要來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小坪數設計有哪些訣竅,趕緊記下來吧! (photo via dezeen) |小坪數收納是關鍵!利用畸零空間提高收納效能 小坪數裝潢中,收納設計是至關重要的一環,為了保持視覺上的整齊與延展,將雜物妥善收放於櫃體中,能讓空間看起來擴大而不擁擠。在小坪數收納上,可以捨去過多裝飾性的設計,一切以簡約為原則,亦可節省裝潢成本。在收納櫃體上,可以經由客製化訂製,來安裝提高收納效能的櫃體,亦可藉此活用室內畸零空間。隱藏式與展示櫃的比例上,前者可以提高一些,方便收納雜物,而展示櫃則可以增加空間擺設美感,同時開放式的視覺也能增加寬敞感。 此外,善用垂直面的收納也是個重要的訣竅,讓櫃體從地面延伸至天花,可以有效增加收納空間,或者採用一櫃兩用的設計,比方說電視牆不靠牆面,於背面結合書櫃或者餐具櫃體,盡可能將功能性設計予以整併,是個釋放空間,增加生活品質的好方法! (photo via dudasenna , instagram) |淺色系空間,營造無壓舒適感 空間中的色彩規劃,也會影響我們身處於空間中的體感,在小坪數房子中,採用淺色系來做佈局是絕對不會出錯的!尤其是在大面積的範圍上,比如牆面與地面的色調,會建議採用相近色系的色彩,能讓視覺有延伸感。而在家具的配色上,可以對應空間整體色調,零星的選用對比色系的款式,增加空間的活潑度,以及色調的層次感,可以避免視覺上過於單一、平面。 小坪數裝潢經常能見鋪設木地板的設計,由於木材質本身帶有溫潤舒緩的氣質,因此可以杜絕冰冷感,為空間注入暖意,那麼在選色上,當然也會建議選用暖調、淺色系的木紋囉! (photo via Jetsam Made , Apartment Therapy , Architectural Digest) |開放式格局獲得延展,避免複雜動線 小坪數空間中,空間的劃分是一門大學問,為了讓空間更顯寬敞,會建議採用開放式空間設計,減少隔間牆的阻隔,能有效讓視覺感獲得延伸。具體方法就是讓空間的隔間減少到公、私領域的劃分,而公領域的客廳、餐廳與廚房...等區域,可利用可活動的家具來做軟性區隔。此外,家具的擺放位置也需要考量到行走動線,在小坪數設計上,減少動線的複雜性可以提升空間的使用效率,仔細考慮各分區的順序配置,不僅可縮短各領域之間的行走距離,也可以讓各分區更為獨立。 (photo via HomeAdore , Decoholic | Home Decorating Ideas) |良好採光引光入室 最後!如何避免小坪數房子中的陰暗擁擠感呢?空間中的人為照明會建議採用坎燈或者壁燈來增加明亮度,此外,更有效的方法就是,必須預留良好的採光面!自然的日光照耀,能賦予空間輕盈透淨感,加上空間坪數小,若能引光入室,也能減少大型燈具的使用,讓空間更顯簡約寬敞。 (photo via Dezeen , 2Modern ) 延伸閱讀:用不一樣的書櫃設計,提亮空間好實用! 延伸閱讀:居家也能有OUTDOOR感,三個元素輕鬆搭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O UP 軟裝設計公司 致力於將軟裝設計美學帶入空間中。 提供專業價值的軟裝設計服務,藉由具有設計感的訂製家具家飾品,佈置出有質感與功能兼具的空間。 看更多作品|看我們的服務流程|聯繫資訊:02-7728-6213|臺北市內湖區東湖路113巷49弄36號(預約制)
More

丹麥現代家具之父,引領無數設計巨擘的先驅 -- Kaare Klint

在思考空間規劃時,空間中的設計由大至小,都會影響使用者的舒適度,以及視覺上的美感。在大範圍的格局設計、動線設計擬定之後,就需要仰賴軟裝設計來具體化使用者的居住習慣與偏好,透過家具挑選來完成空間風格佈置。軟裝師透過大量收集不同家具設計師的作品,來為風格各異的空間塑造獨特的家配美學,其中熟知在設計界中的經典款以及大師巨擘也是必要的累積,從中能更加了解設計史的脈絡與演進。今天DO UP想跟大家介紹丹麥現代家具之父 — Kaare Klint,身為許多大師的老師,其獨到的設計方法也成為設計界的門派之一,影響了許多後輩,也為世界帶來許多既美觀又實用的家具單品,怎麼能不好好認識一下這位大師呢? (photo via CARL HANSEN) |耳濡目染的美學環境,從建築與藝術延伸出設計觸角 (photo via leklint , Wallpaper) Kaare Klint 誕生於建築世家,從小就浸潤於美學充斥的環境當中,很早就投入建築工作,並曾與父親一同建造哥本哈根的Bethlehem教堂。1924年,Kaare Klint創建了皇家哥本哈根美術學院中的家具設計學校,擔任家具系的講師,一直到1954年去世為止,都在皇家美術學院中努力栽培後進,培育出許多設計界的大師,如Poul Kjærholm及Børge Mogensen等,也因此獲得了「丹麥現代家具之父」的稱號。 |信奉傳統工藝價值,提倡再設計概念 (photo via VNTG,1stdibs) Kaare Klint 任教於皇家美術學院期間,與一般學院作風不同,他並不揚棄傳統,反之鼓勵學生們深入分析所有建築與家具的根基,探究其設計形式,並且予以創新的精神追求自然與實用的價值。其教學方式也以測量傳統家具,並且對功能、材料、結構的單純研究著稱,藉由這些穩紮穩打的過程,體現「做中學」的教育。此外,Kaare Klin也提倡了「再設計」的概念,將計有存在的設計予以改良,更符合現代人生活所需。比如於1927年設計的名椅Red Chair1,是經由改良十八世紀英國家具而得來,將裝飾雕刻予以去除,留下簡練的線條,使其展現現代美感,脫胎換骨!1930年再度創造了另一個經典名椅 --Propeller Stoo(螺旋槳凳),以木材與帆布組成,靈感來自於埃及的折凳,將凳腳設計為可以重疊的螺旋槳結構,達到方便收納別且不佔空間的功能,也再次向世人展現丹麥高超的木工技藝。 (photo via Studio Schalling , P H I L L I P S ) (photo via Classic Driver) |引進數學方法,深入計算人體與家具的相互關係 Kaare Klint 的信念是,每一個組件都有它存在的目的,無論是為了支撐結構,或者貼合人體,因此將人因工程導入設計中,將使用者的需求擺在考量的首位,這樣的設計哲學影響了一整個世代的丹麥家具設計者。Kaare Klint 在設計家具之前,會先徹底了解每件家具的用途,並且也會對於人體與家具之間的交互關係深入探討,進而採用黃金比例1:1.618來掌握家具與人體之間的比例尺寸。Kaare Klint終其一生保持對於傳統技藝的尊重,並且將數學方法與易用性的概念帶進家具設計,這套設計方法也成功的傳承給後輩設計師們,讓丹麥成為現代家具設計的重鎮,形塑了丹麥家具設計的黃金時期。 (photo via CARL HANSEN , Artsy)
More

鎔鑄雕塑思維於單椅設計中,二維與三維轉換的藝術 — Harry Bertoia

每位空間規劃師的心目中,都存在著許許多多位崇仰的巨擘,面對每一個嶄新的空間,在思考其中的軟裝設計時,也總會從腦海中翻取經典設計單品,嘗試讓雋永的單品為空間陳設提煉出令人過目難忘的氣質。每一位設計師都擁有自己獨到的設計語彙,在進行家具挑選時,去細細觀察與推演個別單品的佈置效果,也能從中發掘單品的多元可能性,讓風格搭配跳脫公式。因此廣泛地認識不同的設計大師是很重要的培養,今天DO UP想為大家介紹一位內心具有雕塑魂的設計巨擘 — Harry Bertoia,讓我們來看看他的故事與設計吧! Harry Bertoia出生於1915年3月10日,成長於義大利弗留利的聖洛倫索小村莊。Harry Bertoia自小就展現了高度的藝術天份,小學五年級時便有美術老師建議他前往美國接受專業的藝術培訓,因此於1930年Harry Bertoia便移居美國底特律,進入卡斯技術高中裡,就讀為藝術與科學方面天才所開設的特殊項目。1936年,他便順利獲得底特律工藝美術學會的獎學金,並且開始修習繪畫藝術。 直到1937年秋天,Harry Bertoia又得到另一項獎學金,讓他可以前往密⻄根州的克蘭布魯克藝術學院就讀,當時的克蘭布魯克學院就有如藝術設計的大熔爐一般,吸引許多藝術家與設計師前往取經,而Harry Bertoia也是在此次奠下了重要的基礎,成為他日後生活與事業的重要轉折點。1939年,Eliel Saarinen提議Harry Bertoia重新開設金屬加工車間,不過由於當時正處於戰爭時期,金屬材料短缺,因此Harry Bertoia只能先專注於珠寶的設計,並於當時為Ray Eames和Ruth Bacon製作結婚戒指,珠寶的有機形狀與精緻細節更成為Harry Bertoia早期的雕塑靈感來源。 “你會經歷這些情緒—--快樂、痛苦、幸福、悲傷—--如果你手上恰好有一塊金屬—--你只是在塑 造它。” — Harry Bertoia 在奠定了他在藝術界的名聲與豐厚的實力後,Harry Bertoia曾在1943年前往與Eames夫婦一同工作,實驗模壓膠合板應用於家具的可能性。爾後於1950年收到Knoll,Inc的邀請,為其設計家具作 品,給予了Harry Bertoia高度的自由與信任,因此推動了Bertoia單椅系列的誕生,並立即揚名全球。Bertoia單椅便是我們俗稱的:鑽石椅,結構上由鑽石提供靈感,在材質上以金屬鏤空表現,視覺感十分輕盈簡約,鏤空的語彙象徵了鑽石的精緻稜角變化,椅背與扶手的角度符合人體工學,乘坐於其中會有被溫柔包覆的感受。Bertoia單椅系列同時也帶動了現代家具運動,翻轉了眾人對 於家具設計的印象與陳舊思維。 (Photo via Harry Bertoia)
More

紙纖維與陶瓷的結合,創造夢幻迷人的光雕塑森林 — 日本陶藝家 Yuko Nishikawa

藝術與風格家具設計經常是不分家的,如今的家配師更加注重在思考空間規劃時,挑選具有藝術美感的家具配飾來妝點空間,其中居家佈置與商業擺設都會因應不同的風格設計,而有相異的家具挑選取向。空間佈置師需要多涉獵多元風格的家具設計以及藝術家作品,才能持續為空間注入新的活水,提升家配美學以及商業陳列美學。今天想為大家介紹一位來自日本的陶藝家 —Yuko Nishikawa,她以紙纖維與陶土媒材做結合,推出一系列的吊燈作品,靈動的造型與錯落的分佈, 推疊出有如夢幻森林的景象,趕緊跟著DO UP一起看下去吧! Yuko Nishikawa出生並成長於日本東京以南的一個海濱小鎮,爾後至紐約研讀室內設計,於2002年畢業於紐約時裝技術學院,當時針對法院、醫院與聯邦大樓的空間設計進行研究調查,並協助紐約的工作室品牌如: Clodagh、Bilhuber Inc. 和Alexandra Champalimaud等,進行空間規劃與室內風格設計。 擁有室內設計背景的Yuko Nishikawa,曾為輕奢風格的家居品牌-Donghia進行家具與燈飾設計長達九年的時間,過程中學習了各種工藝技法,包含玻璃、木工、金屬以及漆器或者皮革,與此同時也默默的發展著屬於自己的陶藝工作室。 目前Yuko Nishikawa與朋友們一同於紐約布魯克林威廉斯堡工業區的工作室進行創作,她將此空 間命名為森林,寄託萬物生長、滋養生命的寓意。同時也是激發好奇心與勇於創造實驗的場域,基於其室內設計背景,Yuko Nishikawa的陶瓷作品將雕塑與家飾配件做結合,可以視為一項藝術作品,亦具有功能性。風格上以色彩豐富、質感活潑立有一席之地,旨在創建一個屬於夢裡的情境,與人愉悅輕盈的感受,讓人得以悠遊徜徉於其中。 |You See a Sheep 照明系列 You See a Sheep為一組照明系列,燈罩外殼以紙纖維融進陶瓷漿中,藉此塑造出具有紙質感的陶瓷外殼,並以手捏陶技法中的泥條技法,以盤繞的方式形塑多變靈活的造型,等待陶瓷稍微乾燥後,在進行切洞的步驟,讓光芒能經由孔洞溫和的散發出來。Yuko Nishikawa 表示,此系列是受到Antoine de Saint-Exupéry 的《小王子》以及古川秀夫的《Model T Frankenstein》所啟發,想 表達我們所想像的一切,都存在於我們的感知中,換句話說:想像力就是我們的超能力! (All photo via Yuko Nishikawa)
More

居家辦公新趨勢 — 是餐桌也是辦公桌,整合空間大巧思

居家生活環境的空間規劃,會隨著人們日常習慣的改變而調整,近幾年居家工作漸漸成為一種常態,因此在軟裝設計上,也開始必須思考如何在空間中植入對於辦公需求友善的配置。除了有實質的辦公功能以外,人們對於辦公氛圍的期待也不同往日,希望能營造出舒適溫暖的氣息,舒緩工作時的壓力,這些需求都能靠空間佈置來達成。今天DO UP想帶大家來看看,如何運用擺設與家具挑選,增加居家工作的儀式感,經由家具搭配使辦公與居家生活能共存於一室中,同時不減損家配美學! (photo via Sharp and Grey Interiors) 家中最適合作為辦公區域的地方,除了書房以外,將餐廳打造為能居家辦公的多功能空間,是近幾年來的設計風潮。餐廳具有開闊的空間與視野,不如書房一般有種閉鎖的感受,在動線上也能更輕易地抵達其他區域,讓生活動線更加流暢。如何讓餐廳也能搖身一變成為絕佳的辦公領域呢?首先,可以為餐廳區域挑選一盞具有設計美感的吊燈,懸掛於餐桌上,提供足夠光亮的照明,不必擔心辦公時視線不清,同時吊燈能提升空間的氛圍,舒緩辦公的拘謹感,揮別辦公室的慘白日光燈,改以柔和黃光陪伴工作。 ​(photo via Apartment Therapy , The Design Files , Behance ) 接著可以從餐桌與餐椅挑選著手,回應空間整體風格設計進行家具挑選,餐桌與餐椅不一定要是配套的,可以挑選殊異卻和諧的款式做搭配。此外,考量到辦公時間會較長,挑選座椅時可以更注重乘坐的舒適度,具有軟椅墊的款式為佳,椅背不宜太過傾斜,以免長時間久坐會導致脊椎的不適。 餐桌上也可以放置鮮花來做簡單的妝點,一掃辦公空間的沉悶氣息。 (photo via sightunseen , Lightswing , xvleer ) 對於辦公空間來說,足夠的置物櫃體十分重要,將文件資料整齊排放於櫃體上,可以避免空間看起來雜亂無章,因此在餐桌附近可以設計固定式櫃體,亦可購買可活動式的櫃體擺放於側。在思考櫃體款式時,可以將開放式櫃體與櫃門櫃體相互結合,讓開放式的層架也能具備展示功能,而有櫃門的櫃體則可以收納繁多的文件或者雜物。收納整齊的櫃體也會提升空間視覺美感,零星的裝飾物品 能帶來有如在具備人文氣息的咖啡廳上班的氛圍。 (photo via gooood , Artfully Walls , Leola Home Decor) 最後,為自己的工作桌上挑一組喜歡的馬克杯組吧!無論是咖啡與茶,都是陪伴我們工作的好夥伴,如果能用自己心儀的杯組承裝,在想喘口氣時雙手捧起啜飲一口,就能暫時舒緩工作的疲憊感!漂亮的杯組也肯定是為空間增色的裝飾物品之一,現在就趕緊為自己手刀挑選起來吧! (photo via etsy ,matildagoad)
More

自然風格居家佈置,打造純樸生活感可以這樣做!

空間佈置師就如同魔法師一般,藉由風格設計的經營,賦予空間氛圍與理想生活的樣貌。家具挑選以及擺設挑選是宅妝設計中的重要環節,每一個物件都能成為講述氛圍故事的推手,不同的色調、 造型以及材質,都會帶給人不同的感受,刺激人從視覺與觸覺上做聯想,經由家飾佈置,能讓人彷彿置身於田野鄉村、古典歌德、殖⺠風情...等不同時空背景的空間中。今天DO UP想帶大家來看看,崇尚質樸有機的自然風格中,有哪些不可或缺的佈置元素與訣竅,讓大家以新裝迎接即將到來的春天! (photo via Eva Vobibr) 構成自然風格的元素之一,就是良好的採光,為家中預留多處大面窗戶,讓陽光灑入空間照亮室內,不僅能讓人身心舒暢,也是節約能源的好方法。此外,家中牆面的色調適合以單純的色調來統 一視覺,不需要過度複雜的裝飾,以白牆或者具有水泥質感的塗料予以塗抹,就能讓空間看起來原始純樸。而窗簾的布料會建議以棉麻質料為主,予以輕盈與略微透光的調性,可以讓空間更加清新柔和。 ​(photo via Eva Cervantes , maryanloz) 在自然風格中,可以參考北歐照明品牌Louis Poulsen的理念,除了仰賴自然光賦予空間氛圍,也可以藉由燈具來妝點空間,應用造型鮮明、自然材質的燈飾來增加空間美感,並且彰顯出個人的美 學品味,是自然風格的特色之一。可以嘗試選用藤編材質的燈飾,或者具有鏤空設計的款式,維持輕盈的調性,避免過於厚重的視覺感。而在家具挑選上,扣合「自然」的初衷,選用木質或者竹編、藤編家具都是好選擇,在造型上以具有圓滑流暢曲線的款式為優先,若是線條過於尖銳俐落,會削弱自然風格中訴求的生機感喔! 在空間中增加綠植的擺設也是十分重要的,讓人聯想到自然中綠草如茵的景象,在大面窗戶旁落地放置大型植栽,落落大方也不會過於紛雜,空間中的植物也會隨著季節的遞嬗而 有不同的面貌,不僅可以淨化室內空氣,也能活化空間景象!除此之外,在裝飾方面,空 間中的布藝織品,可以選用大地色系或者黑白灰等色調來妝點空間,材質上選用棉麻針織 質地,在觸覺上可予人溫暖舒適的記憶,讓空間充滿與自然元素連結的生活感,提煉出純粹且脫俗的氣質! (photo via italianbark, Rebecca Bryans , Justin Chung , est living , DecorMatters , espanyolet)
More

創造具有人居溫度與靈魂的空間 — 軟裝師 Christiane Lemieux

(photo via tiipiibed) 軟裝設計的概念,國外一直以來都十分盛行,稱空間規劃師為Décor Planner,顧名思義是負責規 劃空間該如何予以裝飾的角色,不過在追求宅妝的過程中,也會有過度裝飾以致於失去平衡的可能 性,因此有人會如此形容:「精心佈置的空間,卻沒有靈魂」。家具挑選以及風格搭配,若能盡可 能立基於居住者的實際需求上,在滿足需求後進而追求整體美學,去蕪存菁,如此一來才能讓使用 者在空間中感到舒適與平靜,今天DO UP就要來為大家介紹一位國外軟裝師—Christiane Lemieux,擁有深厚設計史背景以及美學底子的他,深諳如何讓使用者與空間之間保持友善的關係, 同時也努力開創不同的家飾品牌,讓大眾能更加順利的選購鍾情的軟裝配件。 Christiane Lemieux 是一位居住於紐約的設計師、企業家、投資者和暢銷書作家,畢業於加拿大帕 森斯設計學院和皇后大學。多年來深耕於軟裝設計,除了為諸多業主創造宜人的居住環境以外,也 積極推廣軟裝美學予大眾,極具影響力。2020年,Christiane Lemieux打造了主打奢華美學的家飾 品牌LEMIEUX ET CIE,在歐洲、美國與加拿大共計180家零售精品店都能購入,在此之前 Christiane Lemieux 也早已創造過幾個面向消費者、製造商...等不同供應目的的品牌,其中一個品 牌 DwellStudio在2013年被Wayfair 所收購,對於軟裝設計的推廣可說是不遺餘力。 Christiane Lemieux 具有設計歷史學的背景,因此經常為《建築文摘》、《美麗之家》...等雜誌撰 稿,也於2011年出了第一本書《Undecorate》,鼓勵人們拋棄對於家居裝飾的教條,身為一位軟 裝師,卻呼籲將「裝飾」的概念率先從思維中抽掉,摒棄看似專業設計卻沈悶的裝飾,轉而以個人 需求為首要,進而將個性化的美學融入家中。Christiane Lemieux 的設計美學可被視為現代手工主 義或者現代觸覺主義,她偏好尋找出設計與自然聯繫的路徑,因此能展現出工藝與時代痕跡的飾 面、紋理...等,都能在她的巧手佈置下,於空間中展現層次與靈魂。欣賞Christiane Lemieux的作 品,不難發掘其將古董與現代物件融合的深厚功力,正如Christiane Lemieux所言,她推崇著「混合的藝術」,在混搭中找尋到平衡,便是其多年來鍥而不捨玩味的主題。 此外,以原始空間條件為基礎,進行發想與設計,讓每一個配件的存在都能呼應原空間的特質, 是Christiane Lemieux如今主要的設計方針之一,將空間視為一張空白畫布,以可變動的傢俱配 飾來作為空間的補述,搭配自己開創的嶄新品牌LEMIEUX ET CIE,Christiane Lemieux將自己 的住家轉化為創意實驗室,於空間中設計與創造,每一個出產的單品都經過實際擺放與使用,據 此找到最能貼近使用者的設計,也讓品牌得以持續的活化與保持有機。 LEMIEUX ET CIE的信仰根植於對 Jean Arp、Constantin Brancusi 和 Alberto Giacometti等大師的研究與傳承,並且力求與全球的工匠大師合作,讓創意於過程中 激盪產生,斟酌每個產品的製作過程,不僅僅專注於結果,因此從來自尼泊爾的織 工、東歐的玻璃吹製工、越南的雕刻師...等,每一件作品都能發揚傳統工藝之美,這 些作品無論在形式、造型以及觸感上,都能展現Christiane Lemieux眼中的永恆之美 為何物。 (All photo via Christiane Lemieux , LEMIEUX ET CIE)
More

現代主義建築的先驅,挹注信念於純幾何美學元素 – 勒·柯比意

(photo via Le Corbusier) 軟裝師,或有人稱之為空間規劃師,與建築師同為空間美學與功能性的建構者,分別負責著建築整體設計與內部細節設計。而在思維上,其實並無絕對的分野,空間的內與外都構成空間使用感的一部份,因此在培養室內風格整合、家具挑選或者家配美學的涵養時,對於建築設計的概念與發展脈絡有所認識,也是必經之路!因此DO UP不定期的都會跟大家介紹在建築設計史上,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大師,而這週要跟大家介紹的,就是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先驅的勒·柯比意Le Corbusier,信奉機械功能導向的柯比意,以展現純幾何美學的建築設計向世人闡述自身對於空間與人的理想關係,趕緊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photo via elle décor , Le Corbusier) 勒·柯比意逝世至今已逾半世紀,而其在世所建築的17件傑作亦被列入世界遺產,柯比意作為現代主義建築的先驅,推崇機械美學理論,宣稱可將房子視為「居住的機器」,進而提倡建築走向平民化、工業化、功能化,將裝飾性的語彙卸除,其中混凝土的運用以及工程原理可說是柯比意在建築史上的重大革命,甚至因而影響了當代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如今此巨擘的思維概念仍深度影響著我們的都市生活以及居家空間。 「房屋、街道、城市都是一種指引,這些指引必須有秩序才能使人類的活動與能量得到方向」- 勒·柯比意 (photo via divisare , Le Corbusier) 而勒·柯比意的藝術血液傳承自深耕於鐘錶設計的父親,在受到畫家Charles L'Eplattenier老師啟迪後,對於建築產生濃厚興趣並努力自學,於18歲時創作第一件建築作品—Fallet Villa。而求知若渴的他,也自主動身前往托斯卡尼、德國以及東方進行遊歷見習,並吸取了中古歐洲、伊斯蘭的建築精髓,並且開啟了他大規模採用鋼筋混凝土技術於建築的革命旅程。而勒·柯比意終其一生信奉也遵守著純幾何美學的設計概念,他認為純幾何美學是最貼近本質的表現,得以跳脫視覺的表象,進而貼近大自然的原始生命力。 (photo via Le Corbusier) 1962年,勒·柯比意提出了他最為著名的「新建築五點」—底層挑空、自由平面、自由立面、水平窗帶及屋頂花園。其中決定性的做法包含,改變牆面作為建築結構的設計手法,轉而以立柱支撐房舍,撐起完善結構的重責大任。經由此一設計方法的改變,牆面得以根據使用者的需求自由建構,自此實現了立面的釋放,而自由平面亦應運而生。在牆面上方設計水平窗帶,成功讓寬幅採光自上方斜射入室內,而屋頂的花園則為建築本體與大自然搭建起互動橋樑。此新建築五點,至今依然影響著許許多多的建築設計概念,歷久彌新。 (photo via Le Corbusier) 在勒·柯比意的作品中,最能體現其精神的作品非Villa Savoye莫屬,在此別墅中,勒·柯比意將其新建築五點的信念發揮的淋漓盡致,根據嚴密的計算,以立柱代替厚牆支撐建築,室內牆面不再受到結構的制約,而底層的挑高讓住屋得以遠離塵埃,空中花園不僅得以維持建築的綠化理想,亦能遠眺鄉野山間美景。 (photo via architectural digest) 於1954年完成的廊香教堂為勒·柯比意在二戰後風格改變的重要里程碑,該教堂座落於法國東部的小山丘頂,勒·柯比意在該地感受到被群山繚繞的靜謐,成為他設計出大小不一,錯落有致的高窗的靈感來源,這些或大或小的窗口讓戶外光線以柔和散射的路徑進入空間,可被視為對該地歷史與自然的尊敬之心的展現。 (photo via road trips around the world) 看完了勒·柯比意的介紹,是否腦海中也不禁回放起許多見過的建築中,都依稀藏有此大師的身影呢?在勒·柯比意的作品中,可以見得其對於現代都市人的溫柔關懷,以極度理性的設計方法建構給都市人的一方天地,希望能從中賦予人們自由且富彈性的生活場域。
More

浴室磁磚怎麼挑?四種磚型砌出多變樣貌!

(photo via behance) 講到宅妝設計,我們就會想到客廳、餐廳、房間等空間的軟裝設計,必須要經由家具挑選來達成風格整合……等,但有沒有想過「浴室」也是空間風格設計中不可忽視的一環呢?透過浴室的輕裝潢,能提升洗浴時的氛圍感受,而浴室中的裝飾性居多得由磁磚來堆砌而成,空間規劃師在思考浴室軟裝設計時,便會根據空間風格與色調來決定浴室磁磚的組合與搭配!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四種常見的浴室磁磚,可以如何搭配運用! |正方格磁磚 首先讓我們從最常見的正方格磁磚講起吧!過去的正方格磁磚經常被使用來做馬賽克式的拼貼圖樣,而近年來的審美標準有所轉變,即便是保留馬賽克的方塊視覺感,在色調上趨於採用相近色系的相互銜接堆疊,製造同一色系卻層次豐富的牆面。此一做法同樣很適合運用於浴室中,在光影的照耀下,深淺不一的磁磚會為浴室空間帶來深邃與靜謐感! 正方格磁磚的多種搭配運用,其中包含採用色帶的表現方式,此種做法可以選用尺寸較大的正方形磁磚,並設計好相異色帶的寬度層次,可利用對比度高或者出跳的紋路來製造衝突卻饒富趣味性的視覺感!另一方面,從磁磚表面質地下手,也是個好方法喔!假設希望磁磚的色調能純粹單一,可以試著選用具有凹凸表面的磁磚,在拼貼時也可以試著跳脫整齊劃一的貼法,製造些許高低落差,能讓立面的視覺感更加豐富! (photo via wsj, mandarinstone , trendier , zarahome) |長方格磁磚 另外一種百年不敗的經典款,就是長方格磁磚,利用相近色系但深淺不一的塊面相互拼貼,在設計立面拼貼區塊時,也可以跳脫整面貼附的做法,改以局部裝飾的做法,此手法反而可以讓磁磚的裝飾性加突出呢!此外,長方形方格磁磚還可以巧用磁磚拼貼方向來做出變化,例如人字型、魚骨型……等不同的方向,都能營造出有別於直向拼貼的視覺美感喔! (photo via styledbysabine , justinplace , madaboutthehouse.) |復古花磚 而既然提到磁磚,就不能把「復古花磚」遺漏了!復古花磚的視覺感十分熱烈鮮明,通常會建議採用局部貼飾,為浴室空間製造視覺焦點,也能達到提煉場域氛圍的效果。復古花磚的樣式十分多變,豐富的圖樣與金色或黑色的五金零件可以搭配出輕奢質感!此外,也會建議單一空間選用同一款式的復古花磚,才能使圖案統一,避免視覺太過紛亂喔! (photo via designerdrains , dezeen , trendir) |水磨石 (photo via houseandgarden , mandarinstone) 最後讓我們來一起看看水磨石磁磚與抽象圖樣磁磚的運用,水磨石是近幾年十分流行的元素,在款式上也比過去有了更多元的變化,從內斂低調到童趣繽紛的圖樣都不難尋得,而水磨石運用在浴室空間可以賦予其明亮活潑感,揮別陰暗潮濕的印象。在運用上也會建議採用局部塊面貼附,其餘立面或平面則可依據水磨石的色調進行配色,以單色來輔助裝飾,北歐風格的浴室便可立即成形!若喜歡水磨石,但希望視覺感能安靜一些,也可以選用色彩飽和度與對比度較低的款式,水磨石的圖紋依舊能為空間帶來視覺上的低調刺激,卻不至於過度喧嘩! (photo via floorever )
More

跟著「打開名人豪宅」頻道一起打開軟裝設計的眼界!

對於室內軟裝設計抱有興趣的人,要怎麼培養美學鑑賞能力,或者軟裝師平常可以從哪裡尋找靈感呢?相信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吧!除了要養成多瀏覽各大空間設計、產品傢俱設計……等網站的習慣以外,定期翻閱國內外室內設計雜誌也是個常見的方法,而當今影視資源也十分豐富,Youtube上面也有許多談論宅妝設計與空間規劃的頻道可以觀賞學習!今天DO UP 要跟大家介紹Vogue雜誌的其中一個頻道— 「打開名人豪宅」,從中可以藉由欣賞名人如何思考空間配置,以及家具挑選的考量因素…….等,學習到思考軟裝設計的竅門,同時開開自己的眼界! 打開名人豪宅的播放列表中,總共有97部影片,每一部影片都邀請了一位名人與觀眾分享自己的居家住宅美學。觀眾可以跟著攝影機的視角,從入口大門緩緩步入名人家中,細細品味每一個空間的氛圍塑造,同時也可以窺見每一個名人獨到的眼光與美感,傾聽他們對於居家生活場域的想像,亦能讓觀眾從窠臼的思維中跳脫,採取全新的觀點來審視居家空間的規劃!迄今為止,此頻道曾經採訪過的名人包含了:小勞勃·道尼、搞怪超模卡拉、電音情人DJ Zedd……等。美感的養成通常也潛藏了個人的經歷與故事,此特點也造就了該頻道內容總是豐富又多元! |開箱莎拉 · 波娃的豪宅 今天就讓我們帶大家來一覽頻道中的其中一支影片,開箱知名網球選手莎拉 · 波娃的日式風格豪宅!來自加州的莎拉 · 波娃熱愛戶外活動,在構思住家的建築設計時,便十分強調其內外的通透性與連結性,即便身處於室內也能時時刻刻望見戶外風景,大面積的採光讓空間顯得陽光輕盈。此外,莎拉 · 波娃喜歡色調純粹,材料原始的日式風格,因此在建築體上採用了清水模材質,賦予空間靜謐的氛圍,與她本有的舊物家具十分融合,而對於藝術品也有收藏喜好的莎拉 · 波娃也樂於在局部空間擺放畫作或者雕塑作品,將空間的美學質感提煉到更高的層次。 熱愛與朋友共處歡樂時光的莎拉 · 波娃亦十分重視公共區域的開放性,客廳與廚房之間毫無牆面隔閡,獨自一人孤單烹煮食材的景象,是不可能發生在她家中的!而與客廳連接著的是近在咫尺的戶外游泳池,莎拉 · 波娃表示,這是她個人的喜好,不希望游泳池與客廳之間被草地相隔,如此的規劃也讓他得以輕易的從室內觀看到泳池水面,無人游泳時也能成為室外園景的一環。泳池旁設置了暖爐與沙發區,成為莎拉 · 波娃與朋友家人們在黃昏時分,飲酒小酌談天的專屬區域。 而最令人欣羨的,大概是莎拉 · 波娃家中的保齡球室,莎拉 · 波娃笑稱雖然他並不是專業保齡球員,家中卻擁有專業級的保齡球室,亦成為他與友人歡度時光的最佳場所!此外,莎拉 · 波娃不斷強調,在構思此住宅時,他期望拋去所有陳舊的想法,褪去每個空間應該被定義的「功能性」或者「正式感」,因此家中並無特意規劃書房或者辦公間,讓每一個區域都能保有功能上的靈活度是莎拉 · 波娃的核心期待。 如果想要更了解莎拉 · 波娃如何構思他的住家,或者對於其他名人的豪宅產生濃厚的好奇心,歡迎上「打開名人豪宅」的頻道觀看喔!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AJtSxO04pxeEGs5Cm4h3h93-_J_Lkns (所有照片皆擷取自「打開名人豪宅」影片中)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