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為空間陳設佈置加分有很多種方式,其中很常見的做法,就是利用擺設挑選、藝術作品陳列來提升整體家配美學。而藝術畫作的配置也是家配師在思考宅妝設計時,會因應不同空間的性質、居住者的性格與偏好...等,藉著為空間挑選合適的畫作,來整合空間風格設計,並襯托居住者的個人美學。不過很多人會忽略了一個小細節,那就是 – 「畫框」的選擇,不同的畫框風格也會影響畫作帶給人的視覺感受,以及空間風格的和諧度與完整度。今天DO UP想帶著大家一起看看,挑選畫框時要注意哪些地方,有4大原則記下來,往後挑畫框就不會出錯啦!
(photo via PAPER COLLECTIVE)
|根據畫作風格與內容,挑選畫框樣式
不同的畫作風格,會有其相應合適的畫框款式,從最直觀的角度來看,古典寫實風格畫作居多會適合採用具有金屬質地的畫框來做搭配,畫框的設計也會有線條曲線的變化,寬度也比較寬,展現一種低調華麗的氣息。而較為現代、抽象意象的畫作,則適合搭配簡約細框的畫框,色調上也會選擇黑、白或者木材質的款式,讓畫作的視覺感比較輕盈,且不干擾畫中的抽象意境。其中畫框又有分「直角框」與「圓角框」,直角框顯得幹練大方,圓角框則展現優雅和諧感。
此外,依照畫作媒材類型來看的話,古典油畫較為厚重,因此採用量體較大且視覺感笨重的畫框,能相互襯托出大器之感,反觀水彩畫作則適合採用輕薄樸素的畫框,且可以於周邊加上裱畫紙,能對畫作起到很好的保護效果。而中國水墨畫也不是選用油畫框,會建議採用木材質畫框來做搭配。
(photo via Architectural Digest , Christina Greve )
|因應空間風格、擺飾風格,挑選合適畫框
接下來,依據空間的風格調性來選擇畫框也很重要喔!美式、鄉村或者新古典等風格居家,本身就帶有輕奢的元素,因此選用具有金屬鍍邊的畫框,能為畫作增加份量感,掛置於玄關或者客餐廳,都能有畫龍點睛的效果。至於日式簡約、北歐...等風格,則適合採用全白或全黑,以及淺木色調的畫框,邊框的線條俐落為上,可以維持空間風格的和諧感,營造出舒適無壓,愜意的生活環境。而如果是波希米亞或者工業風,由於空間本身充滿混搭的元素,因此可以大膽嘗試不同畫作以不同畫框去做組合搭配,也可以試試看具有仿舊質地的畫框來做妝點!
(photo via Kelly Behun,sohu.com ,herzundblut,Maria Brysland)
|色彩搭配不能忽略,跳色或者和諧暗藏巧思
另一方面,畫框的顏色選擇十分多元,如果想要想要讓畫框成為稱職的配角,可以選擇最安全的色調,如黑、白、大地色系等顏色的畫框,但如果想要讓畫框也成為妝點空間的元素之一,則要注意在選用畫框色調時,必須扣合空間本有的色彩計畫。將畫作與畫框視為一個完整的裝飾個體,從畫作色調到畫框色調,可以選擇要依據「和諧原則」,或者依據「跳色原則」來進行挑選。
比方說,在一個以奶油色調為主的新古典風格空間中,可能就不適合搭配飽和度高、彩度也高的色系畫框,比如亮黃色、亮粉色、天藍色...等,反之這些色系活潑的畫框,卻可能適合用於活潑輕盈的北歐風格空間中。
(photo via instagram , Molly Supplee Art , The Somerset House)
|畫框的粗細變化,也會影響畫作視覺
最後,畫框的粗細度,也會影響畫作在空間中的視覺感受,以及與整體氛圍的和諧度喔!若想要強調畫作的份量,可以大膽使用粗框的畫框,或者想要加強小幅畫作的視覺強度,也可以採用較粗的畫框來增加份量。而如果喜歡多幅畫作擺放在一起做搭配,除了全體採用同樣粗細度的畫框以外,也可以嘗試使用材質與粗細有別的畫框來做搭配,因應畫作的風格來做區分,可以讓視覺效果更加富有層次性!
(photo via Atelier Vime , papercollective)
延伸閱讀:藉空間佈置為空間擺拍加分的3大技巧,快快學起來!
延伸閱讀:體貼毛孩的居家環境怎麼做? 4訣竅學起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O UP 軟裝設計公司 致力於將軟裝設計美學帶入空間中。
提供專業價值的軟裝設計服務,藉由具有設計感的訂製家具家飾品,佈置出有質感與功能兼具的空間。
看更多作品|看我們的服務流程|聯繫資訊:02-7728-6213|臺北市內湖區東湖路113巷49弄36號(預約制)
近年來小坪數房子成了許多首購族的首選,在室內坪數小的情況下,更需要良好的空間規劃設計,讓生活場域不僅能滿足居住者的需求,也能同時揮別擁擠感。除了在硬裝設計上,做好隔間、採光等規劃之外,軟裝師也會建議藉由家具挑選與空間陳列,來軟性設定動線走向,劃分空間區域...等,讓風格家具兼具實用功能性與美觀性,是提升家配美學的好方法!今天DO UP就要來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小坪數設計有哪些訣竅,趕緊記下來吧!
(photo via dezeen)
|小坪數收納是關鍵!利用畸零空間提高收納效能
小坪數裝潢中,收納設計是至關重要的一環,為了保持視覺上的整齊與延展,將雜物妥善收放於櫃體中,能讓空間看起來擴大而不擁擠。在小坪數收納上,可以捨去過多裝飾性的設計,一切以簡約為原則,亦可節省裝潢成本。在收納櫃體上,可以經由客製化訂製,來安裝提高收納效能的櫃體,亦可藉此活用室內畸零空間。隱藏式與展示櫃的比例上,前者可以提高一些,方便收納雜物,而展示櫃則可以增加空間擺設美感,同時開放式的視覺也能增加寬敞感。
此外,善用垂直面的收納也是個重要的訣竅,讓櫃體從地面延伸至天花,可以有效增加收納空間,或者採用一櫃兩用的設計,比方說電視牆不靠牆面,於背面結合書櫃或者餐具櫃體,盡可能將功能性設計予以整併,是個釋放空間,增加生活品質的好方法!
(photo via dudasenna , instagram)
|淺色系空間,營造無壓舒適感
空間中的色彩規劃,也會影響我們身處於空間中的體感,在小坪數房子中,採用淺色系來做佈局是絕對不會出錯的!尤其是在大面積的範圍上,比如牆面與地面的色調,會建議採用相近色系的色彩,能讓視覺有延伸感。而在家具的配色上,可以對應空間整體色調,零星的選用對比色系的款式,增加空間的活潑度,以及色調的層次感,可以避免視覺上過於單一、平面。
小坪數裝潢經常能見鋪設木地板的設計,由於木材質本身帶有溫潤舒緩的氣質,因此可以杜絕冰冷感,為空間注入暖意,那麼在選色上,當然也會建議選用暖調、淺色系的木紋囉!
(photo via Jetsam Made , Apartment Therapy , Architectural Digest)
|開放式格局獲得延展,避免複雜動線
小坪數空間中,空間的劃分是一門大學問,為了讓空間更顯寬敞,會建議採用開放式空間設計,減少隔間牆的阻隔,能有效讓視覺感獲得延伸。具體方法就是讓空間的隔間減少到公、私領域的劃分,而公領域的客廳、餐廳與廚房...等區域,可利用可活動的家具來做軟性區隔。此外,家具的擺放位置也需要考量到行走動線,在小坪數設計上,減少動線的複雜性可以提升空間的使用效率,仔細考慮各分區的順序配置,不僅可縮短各領域之間的行走距離,也可以讓各分區更為獨立。
(photo via HomeAdore , Decoholic | Home Decorating Ideas)
|良好採光引光入室
最後!如何避免小坪數房子中的陰暗擁擠感呢?空間中的人為照明會建議採用坎燈或者壁燈來增加明亮度,此外,更有效的方法就是,必須預留良好的採光面!自然的日光照耀,能賦予空間輕盈透淨感,加上空間坪數小,若能引光入室,也能減少大型燈具的使用,讓空間更顯簡約寬敞。
(photo via Dezeen , 2Modern )
延伸閱讀:用不一樣的書櫃設計,提亮空間好實用!
延伸閱讀:居家也能有OUTDOOR感,三個元素輕鬆搭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O UP 軟裝設計公司 致力於將軟裝設計美學帶入空間中。
提供專業價值的軟裝設計服務,藉由具有設計感的訂製家具家飾品,佈置出有質感與功能兼具的空間。
看更多作品|看我們的服務流程|聯繫資訊:02-7728-6213|臺北市內湖區東湖路113巷49弄36號(預約制)
一直以來日式風格居家深受許多人的喜愛,比如日式無印風、日式禪風...等,日本美學中的寧靜與內斂,能為居住者帶來身心的撫慰,而這種對於靜謐境界的追求,在「wabi - sabi 」中更顯極致。wabi - sabi ,又稱為「侘寂」,席捲了近幾年的室內居家風格,以及商業空間的陳設風格,同樣信奉簡約美感的空間佈置,但更強調在不完美的事物中發現美,並以此作為擺設挑選與空間陳列的準則,將家配美學提升到精神層次的追求。今天就跟著DO UP一起來探索,如何實現侘寂風格空間的四大元素!
|何謂「侘寂風格」? 認識日式禪宗美學
侘寂,日語讀為:wabi - sabi,主張極簡的生活美學,並強調空間中事物與時間的關係。
侘(wabi),意指去除裝飾,陋外慧中的狀態,指涉著自然界中的物件,而寂(sabi)則意味著古舊之美,凝視物件在時間的過度中,展現的痕跡與光澤變化,在使用的過程中展現其價值與美。相較於我們都熟悉的極簡風格,侘寂風更傾向於選擇常人眼裡的「不完美之物」,比方說歪斜的花器、粗糙或缺了一角的碗皿、枯花殘肢...等,拒絕世俗賦予的美學定義,處之泰然的接受斑駁與破敗,其中蘊含了禪宗的精神與美學,傳達了質樸與淡泊之美。
經典的侘寂風格空間,便是日本一代茶聖-千利休的樸素茶室,主張空間應保持樸素簡約,甚而將茶室的門設計的極為矮小,進入茶事前都得彎腰緩緩走進,表達了侘寂美學中的謙卑精神,對於萬事萬物的敬意。
(photo via wabisabimind ,Tamotsu Funakoshi ,pinterest )
|侘寂風「軟裝設計」,擺設家具選用元素解密
在選購實現侘寂風格的家具時,可以以老舊家具為選用依據,扣合侘寂美學中,擁抱不完美事物,在不完美中發現美的精神,保留材料本身的紋理、質感與狀態。老舊的木頭家具所留下的使用凹痕與痕跡,抑或是金屬材質經年累月產生的斑駁光澤感,以及質地粗糙、造型笨拙隨意的陶罐器皿...等,都能彰顯出侘寂美學的核心情感。賦予空間歲月之美,更能凸顯侘寂風格所追求的安靜與質樸。
(photo via Cyan ,ziqi mu ,Aethera , Behance)
|利用「特殊塗料」與「藝術漆」,打造侘寂風配色
室內的牆壁天花,可以採用特殊塗料如:樂土、礦物漆料...等,鋪設時刻意保留不均勻的塗刷感,讓壁面看起來不是那麼光滑,帶有凹凸層次,在光照下也會讓色調看起來深淺有致,提升空間的靜謐感。此外也可以用藝術塗料,採用混色的方法,讓牆壁色調看起來更有機,有如泥土風化或者油漆剝落的效果,為空間注入故事感與生活推移感。色調上會以柔和的大地色調為主,其中帶有灰色調,避免過度活潑與飽和的色彩出現,造成氛圍上的干擾。
(photo via Lauren Piscione , ZBOZHZHA)
|置入自然建材的裝潢風格
「wabi - 侘」本身就意指自然界中的物件,因此端詳侘寂風格空間,不難發現自然材料的身影,自然材料本身是會隨著時間自然風化與老舊,侘寂風格鼓勵人們去接受這些無可避免的老化現象,如同面對生命的時間長河,擁抱事物的殘缺,也等同於擁抱我們生命中的各種衝擊,並且從中體察生命的韌性與生命力,轉化一種看待事物的角度,學著處之泰然,便是侘寂的核心訴求。因此拒絕過度雕琢與人工化的素材,以木頭、石材、竹藝、水泥...等,回歸純樸質感的建材,是個從裝潢中實現侘寂風格的必備元素。
(photo via pinterest , Zwaan Duinker , 333k+ Art Facade)
| 具有原始自然感的手工藝品作為擺飾
「時間是侘寂之家的設計師」,時間可以為以自然素材製成的飾品,挹注無法人工製造的表面肌理與圖紋,因此在選購家中擺設飾品時,也按照自然素材的準則來購買是絕對不會出錯的!比如布藝飾品,可以選擇棉麻布料,或者經過天然染色的布料,如柿染、鐵鏽染、藍染...等。手工捏製的陶藝製品,如大型的立地花器,或者餐桌上的碗皿,選用霧面質感會比亮光質地來的適合,大型家具如茶几與櫃體,可以尋找老舊木材所製成的款式,如老榆木茶几或者檜木五斗櫃...等,此外藤編家具與或燈飾也是實現侘寂風格的首選之一喔!如果喜歡金屬質地的飾品,則建議選用錫、銀或者銅製的款式,都是經過使用後,會自然產生變色效果,留下時間路徑的材質!
(photo via marie france asia ,ArtStation ,333k+ Art Facade )
延伸閱讀:「美拉德風格」打造溫暖且具有質感的秋季居家風格!
延伸閱讀:質淨簡約的韓系居家,溫暖奶油色空間如何打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O UP 軟裝設計公司 致力於將軟裝設計美學帶入空間中。
提供專業價值的軟裝設計服務,藉由具有設計感的訂製家具家飾品,佈置出有質感與功能兼具的空間。
看更多作品|看我們的服務流程|聯繫資訊:02-7728-6213|臺北市內湖區東湖路113巷49弄36號(預約制)
居家佈置隨著季節的遞嬗,可以藉由空間陳設與家飾挑選來更換空間風格,藉由空間色調組合的轉換,或者是配件材質的更動,都能讓室內宅妝設計呈現截然不同的氣息。你們對於秋日的印象是什麼呢?是涼爽、蕭瑟或者內斂沈穩的嗎?今天DO UP想為大家介紹今年最新的家居秋季風格 – 美拉德風格,一起來看看運用哪些Tips,可以完成此風格搭配,給予家配美學嶄新的面貌與層次!
(photo via Secret Linen Store)
|「美拉德風格」是什麼?從美拉德穿搭到居家空間的延伸
美拉德風格(Maillard Style)是從何而來的呢?其實是來自所謂的梅納反應,也就是烹煮食材時,食物表面焦糖化的反應,擷取其深淺不一的紅棕色系與焦糖色系作為靈感,起初出現於時裝設計中,比如愛馬仕等品牌,在時裝展示台上秀出一系列以棕色單品,多層次穿搭出優雅氣息的服裝風格。極簡的色調中,以材質的變化與衣服版型的差異,表現出豐富的面貌,其氣質令人過目難忘,因而掀起一陣熱潮!
爾後,此風格也延伸到室內居家風格中,紅棕色調能為空間帶來溫暖柔和,舒適愜意的感受,恰好十分扣合涼爽秋氣給予人的印象,因此成為今年秋季居家風格的趨勢!以色系搭配為主軸的美拉德風格,可以運用於牆面顏色、家具軟裝單品,同時藉由不同的材質堆疊出質樸原始、輕奢優雅...等不同的氣質。
(photo via Livingetc ,Abi Dare | These Four Walls Hermès , Haymes Paint , Coco Lapine Design)
|以空間色系打造美拉德風格
要打造美拉德風格的居家,其實不會太困難喔!第一步讓我們從空間色調著手,在美拉德風格中,會以暖橘、棕色系為主色調,其中若要以同一種深淺度的棕色去做搭配,可以藉由材質的靈活選用,讓物件的色彩之間帶有相異質感,可以緩和同色調過度重複的壓迫感!此外,也可以藉由深淺不一的棕色調去做組合,比方說壁面色調若想要提升舒適愜意感,可以採用顏色較淺的暖橘色調,搭配深棕色家具單品,其中也可以用米白、灰白等色系來做搭配,會讓視覺感更加協調!
|軟裝設計單品可以怎麼選?
決定好空間的主色調之後,接著在陪伴生活的生活器具與家具飾品上,也可以依循美拉德風格的要素去做選購與搭配,部分更替家中原有的物件,就能變出新的風格樣貌!從餐桌器皿上,可以添購一些棕色調、霧面,外觀看起來具有野性美、樸實風格的樣式,藉此回應秋季枯枝的意象。在布藝品上,也可以選用具有民族圖騰或織紋的款式,或者植物染、鐵鏽染...等自然染法的布料,多層次卻又顯得內斂的色調,與秋季氛圍超級搭!
在選購軟裝設計單品時,在材質上可以多加思考,先決定好自己想要呈現的氣息,若想要自然隨性,會建議選用棉麻材質、陶器、...等,若想要優雅尊貴,可以適度採用絨布或者金屬材質,其中紅銅材質會為空間帶來時間過渡的故事感,在不同的氛圍訴求中都可以運用,算是很百搭的材質喔!
(photo via Bemz ,Anna Westerlund Studio , marjoke de heer )
|為秋冬的居家風格注入暖意
看完美拉德風格的介紹,是否也對於秋天的來臨,感到期待萬分了呢?其實變換空間的風格設計,並不需要將空間打掉重練,簡單運用部分家飾品的更換就能達成。即便家中的原有牆色或者大型家具並非棕色調性,也可以轉而藉由擺放於其中的小型家飾品來回應今年秋天流行的居家趨勢,讓我們一起打開焦糖色大門,共同度過被暖意包覆的秋冬吧!
(photo via Idha Lindhag , atelier de linda)
延伸閱讀:「多巴胺色系」持續延燒,一舉點亮居家空間風格!
延伸閱讀:用單一色系為空間凝聚亮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O UP 軟裝設計公司 致力於將軟裝設計美學帶入空間中。
提供專業價值的軟裝設計服務,藉由具有設計感的訂製家具家飾品,佈置出有質感與功能兼具的空間。
看更多作品|看我們的服務流程|聯繫資訊:02-7728-6213|臺北市內湖區東湖路113巷49弄36號(預約制)
每個人對於空間的美學,應該要有哪些元素構成,都會有不同的見解,甚而我們的喜好居多也不會是單一的,在思考空間陳設時,也許經常會碰到一個問題:「很多東西我都好喜歡,但是不知道該把哪些東西放在一起?」。家配師的使命便在於,為每一個空間進行風格整合,在整合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便是「取捨」的過程。耐看耐住的宅妝設計,不會是將喜歡的東西都塞進同一個空間中,反之,懂得有限度的置放風格家具,並於空間中適度留白,才能展現雋永的家配美學。今天DO UP就想跟大家聊聊關於在空間中「留白」的重要性!
(photo via tumblr)
|留白之處,是讓空間呼吸流動的根本
試著想像,如果空間中的每一個牆面與角落,都放滿了裝飾物件與家具,空間是否會顯得相當擁擠呢?空間本身具有尺度,其中包含前後深度、左右廣度與上下高度,而空間尺度的感受,需要藉由物件放置的位置來表現,反之若是將空隙之處都填滿,會讓空間顯得平面而單一,在擁擠侷促的空間中生活與移動,居住者也會感到有壓迫感,這就是因為空間本身沒有能夠容納呼吸與流動的餘裕。
留白的空間,可以讓重點家具成為視覺焦點,讓空間的主次順序一目瞭然,也能讓動線更加清晰與流暢,同時也會更有利於風格的整合。在現實面上,如果裝潢上的預算不足,也大可以放心的讓簡化空間的裝飾設計,以輕裝潢的方式打造留白簡約的空間,將預算留給可以帶來質感與美感的設計風格家具!
(photo via Aethera , etsy )
|空間中的留白,是光影的畫紙
空間中是否有絕佳的採光,如今成為大多數人對於空間的基本要求,我們都已然了解到自然光對於空間的重要性,也喜歡看著光影灑落在環境中的畫面,能帶給我們心靈上的寧靜,恍如擁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如果空間沒有適度的留白,光影的灑落效果便會大打折扣,光的色調會被填滿空間的物件與色調吸收進而消弭。於是空間中留白的一道白牆,或者一道留白的廊道,甚而是毫無裝飾的地面,都能成為光影的畫布,在其上揮灑灰階的色調漸變,或者是映照出樹影的姿態...等。
(photo via instagram , pinterest ,Studio Janne Wellens)
|適度留白,增加裝飾的機動性
最後,在空間中留白還有什麼好處呢?把留白的地方想像成一張空白的畫紙,意味著上頭有無限的可能性可以任你揮灑,只要謹記,一次抓住一個重點與主軸,便能跟隨心情去更換上頭的佈置,比如不同風格的畫作,或者藉由不同色調的地毯來轉化氛圍,或者擺上一張茶几與簡單的花藝,就能為空間換上不同的樣貌。喜歡手作藝品的人,也可以利用不同的材料製作牆面掛飾,來提昇空間的裝飾性,增加生活的情調。在北歐風格居家中也經常能見,在一面空白的牆壁上,掛了大小不一、風格迥異的畫作,藉由縮小化作尺寸,讓多張畫作集合的景象能找到相互協調的平衡點,避免讓視覺過於凌亂而模糊了焦點。
(photo via ZHUOMU , Upton ,Sarah Smallwood , pinterest , Olivia Thebaut , My Scandinavian Home)
一般來說,人們對於軟裝設計的概念,都停留在單純的宅妝設計、居家擺設...等方面,其實軟裝師也可以是空間規劃師,也可以協助發想空間中硬裝設計的材質運用、造型設計...等,比如空間中必不可少的書櫃設計,可以有更多元的設計思維,其中不僅需要兼顧實用性,也必須與空間風格設計相互整合,今天DO UP就想帶大家來一起看看有哪些可以增加家配美學的書櫃設計,下回居家改造時可以作為靈感來源!
(photo via ArchDaily)
|頂天立地大型書櫃
若是藏書豐富,或者有高度收納需求的家庭,很適合選擇一個完整的牆面,來製作由地面延伸至天花板的大型書櫃,不過作法上可以有些變化,有別於一般制式的端正方格設計。比如為書櫃加入斜角設計,左右兩邊的斜向設計,可以增加書籍擺放的多元可能,根據不同的類別進行分類擺放,斜向設計也可以增加書櫃的線條變化,為視覺帶來豐盛感。此外,書櫃分隔層板的向上延伸,為天花板帶來拱門造型設計,也是個極具巧思的做法,可以讓書櫃與空間的融洽度更佳,除去了櫃體的突兀感!
( photo via courcasa , Eliya Rudt , Sloft Magazine )
|簡約俐落層架書櫃
現代人越來越崇尚簡約俐落的居家風格,連帶也會希望櫃體的量體可以減輕,揮別過於厚重的視覺感。但櫃體的設計又不能失去收納的實用效益,那麼有哪些作法,既可以保全風格的完整性,又無損實用價值呢?首先,善用空間中的畸零地,比如轉角樑柱,於樑柱加裝線條設計簡約的層板,不僅可以修飾樑柱,也能提高空間使用效益。此外,在層板材質與配色的選用上,可以更加大膽,比如採用亮色系的玻璃層板,或者可以輕奢亦可時尚的金屬層板,由於層板量體輕,藉由跳色以及材質的多元應用,可以增加裝飾性與美感!
( photo via Real Homes , modestfurniture , Dodds & Shute , gooood )
|展示功能書櫃
最後,如果想跟來到家裡的客人大方分享自己的藏書,或者喜歡收集各類型雜誌的你們,很適合採用以展示功能為主的書櫃,此種櫃體很節省空間,可以減少層板的深度,讓書本以站立的方式收納,讓美麗的書籍封面成為家中裝飾的一景。比較需要注意的是,為了防止書本站立擺放時有掉落的可能性,會建議加裝擋書的設計,或者將正面的層板高度提高,以防書櫃的實用度不足!在材質上也不局限於採用木材質,玻璃或者金屬鐵件都很適合,或者利用烤漆木材質來為空間置入跳色的亮點也很不錯喔!
(photo via Kaley , Litfad)
最近有一種新的家居風格蔚為風潮,韓劇每天都在熱播,室內軟裝設計也掀起一股韓流啦!我們時 常聽到的Décor Planner,也經常會從戲劇中擷取宅妝設計的靈感,很多時候想要改變空間風格,不需要大興土木,反之藉由輕裝修以及居家佈置就能有顯著的效果了!而韓系居家風格在軟裝師眼中,具備哪些必備條件,又有哪些可以立即見效的訣竅呢?今天DO UP就來為大家解密,快快學起來,一起提升家配美學吧!
( photo via Hao )
| 色調單純,以米白色、奶茶色為主
觀察韓系風格的居家空間,會發現常將空間色調調降到2-3種,並且以米白、奶油或者鵝黃色系為主,以相近色系相互搭配,視覺上以協調為主軸。在一些小擺件的色調上,可以試著選擇淺灰或者木質色調,抑或是選擇低飽和度的藍灰、綠色、暖橘色系配件,藉此維持空間的暖調性。若覺得單一色系略顯單調,在塗料上可以選擇具有特殊紋理的款式,增加牆面視覺上的層次!
( photo via etsy , bubbliblobb ,m.ggumim )
|以弧型線條柔化視覺,自然素材增添質樸氣息
此外,在空間那天地壁區塊會保持整潔,不會以雕刻線版做裝飾,而在局部以弧形天花來增加空間 柔和線條會是加分的做法。若是不想更動硬裝區塊,也可以藉由家具的造型來讓空間線條具有變化,比如選用具有圓滑曲線的沙發、桌椅、燈具與櫃體...等。藉由家具的曲線表現來柔化空間氛圍,是非常具有效用的做法喔!韓系居家喜愛以圓形餐桌取代方形桌,一方面也可以讓動線更具有多向性,同時減少餐桌佔據面積。空間中的擺件材質,也多會選用自然材料製成的款式,比如木材質或者藤編材質,為空間注入質樸生機感,營造愜意舒適的氛圍。
( photo via pinterest ,Twitter , Urban Outfitters , homify )
|適度留白空間,營造舒壓氛圍
最後一個小訣竅,切記不要將空間全部擺滿!若希望空間能像韓系風格居家一樣,帶給人舒壓的感覺,就要適度在空間中留白,牆面只需要採用局部裝飾的做法即可,不同的擺件之間建議相隔一段距離,讓留白的牆面給予視覺休息的空間,同時可以避免過多的裝飾干擾了整體風格形塑。而在裝飾時,可以試著擺放對個人而言有意義或者故事的物件,讓空間更加具有獨特性以及生活感,讓人看了就想在其中停留、休憩片刻,這就是韓系居家的魅力來源!
( photo via pinterest , u s a g i , y u y a )
在思考空間規劃時,空間中的設計由大至小,都會影響使用者的舒適度,以及視覺上的美感。在大範圍的格局設計、動線設計擬定之後,就需要仰賴軟裝設計來具體化使用者的居住習慣與偏好,透過家具挑選來完成空間風格佈置。軟裝師透過大量收集不同家具設計師的作品,來為風格各異的空間塑造獨特的家配美學,其中熟知在設計界中的經典款以及大師巨擘也是必要的累積,從中能更加了解設計史的脈絡與演進。今天DO UP想跟大家介紹丹麥現代家具之父 — Kaare Klint,身為許多大師的老師,其獨到的設計方法也成為設計界的門派之一,影響了許多後輩,也為世界帶來許多既美觀又實用的家具單品,怎麼能不好好認識一下這位大師呢?
(photo via CARL HANSEN)
|耳濡目染的美學環境,從建築與藝術延伸出設計觸角
(photo via leklint , Wallpaper)
Kaare Klint 誕生於建築世家,從小就浸潤於美學充斥的環境當中,很早就投入建築工作,並曾與父親一同建造哥本哈根的Bethlehem教堂。1924年,Kaare Klint創建了皇家哥本哈根美術學院中的家具設計學校,擔任家具系的講師,一直到1954年去世為止,都在皇家美術學院中努力栽培後進,培育出許多設計界的大師,如Poul Kjærholm及Børge Mogensen等,也因此獲得了「丹麥現代家具之父」的稱號。
|信奉傳統工藝價值,提倡再設計概念
(photo via VNTG,1stdibs)
Kaare Klint 任教於皇家美術學院期間,與一般學院作風不同,他並不揚棄傳統,反之鼓勵學生們深入分析所有建築與家具的根基,探究其設計形式,並且予以創新的精神追求自然與實用的價值。其教學方式也以測量傳統家具,並且對功能、材料、結構的單純研究著稱,藉由這些穩紮穩打的過程,體現「做中學」的教育。此外,Kaare Klin也提倡了「再設計」的概念,將計有存在的設計予以改良,更符合現代人生活所需。比如於1927年設計的名椅Red Chair1,是經由改良十八世紀英國家具而得來,將裝飾雕刻予以去除,留下簡練的線條,使其展現現代美感,脫胎換骨!1930年再度創造了另一個經典名椅 --Propeller Stoo(螺旋槳凳),以木材與帆布組成,靈感來自於埃及的折凳,將凳腳設計為可以重疊的螺旋槳結構,達到方便收納別且不佔空間的功能,也再次向世人展現丹麥高超的木工技藝。
(photo via Studio Schalling , P H I L L I P S )
(photo via Classic Driver)
|引進數學方法,深入計算人體與家具的相互關係
Kaare Klint 的信念是,每一個組件都有它存在的目的,無論是為了支撐結構,或者貼合人體,因此將人因工程導入設計中,將使用者的需求擺在考量的首位,這樣的設計哲學影響了一整個世代的丹麥家具設計者。Kaare Klint 在設計家具之前,會先徹底了解每件家具的用途,並且也會對於人體與家具之間的交互關係深入探討,進而採用黃金比例1:1.618來掌握家具與人體之間的比例尺寸。Kaare Klint終其一生保持對於傳統技藝的尊重,並且將數學方法與易用性的概念帶進家具設計,這套設計方法也成功的傳承給後輩設計師們,讓丹麥成為現代家具設計的重鎮,形塑了丹麥家具設計的黃金時期。
(photo via CARL HANSEN , Artsy)
藝術與風格家具設計經常是不分家的,如今的家配師更加注重在思考空間規劃時,挑選具有藝術美感的家具配飾來妝點空間,其中居家佈置與商業擺設都會因應不同的風格設計,而有相異的家具挑選取向。空間佈置師需要多涉獵多元風格的家具設計以及藝術家作品,才能持續為空間注入新的活水,提升家配美學以及商業陳列美學。今天想為大家介紹一位來自日本的陶藝家 —Yuko Nishikawa,她以紙纖維與陶土媒材做結合,推出一系列的吊燈作品,靈動的造型與錯落的分佈, 推疊出有如夢幻森林的景象,趕緊跟著DO UP一起看下去吧!
Yuko Nishikawa出生並成長於日本東京以南的一個海濱小鎮,爾後至紐約研讀室內設計,於2002年畢業於紐約時裝技術學院,當時針對法院、醫院與聯邦大樓的空間設計進行研究調查,並協助紐約的工作室品牌如: Clodagh、Bilhuber Inc. 和Alexandra Champalimaud等,進行空間規劃與室內風格設計。
擁有室內設計背景的Yuko Nishikawa,曾為輕奢風格的家居品牌-Donghia進行家具與燈飾設計長達九年的時間,過程中學習了各種工藝技法,包含玻璃、木工、金屬以及漆器或者皮革,與此同時也默默的發展著屬於自己的陶藝工作室。
目前Yuko Nishikawa與朋友們一同於紐約布魯克林威廉斯堡工業區的工作室進行創作,她將此空 間命名為森林,寄託萬物生長、滋養生命的寓意。同時也是激發好奇心與勇於創造實驗的場域,基於其室內設計背景,Yuko Nishikawa的陶瓷作品將雕塑與家飾配件做結合,可以視為一項藝術作品,亦具有功能性。風格上以色彩豐富、質感活潑立有一席之地,旨在創建一個屬於夢裡的情境,與人愉悅輕盈的感受,讓人得以悠遊徜徉於其中。
|You See a Sheep 照明系列
You See a Sheep為一組照明系列,燈罩外殼以紙纖維融進陶瓷漿中,藉此塑造出具有紙質感的陶瓷外殼,並以手捏陶技法中的泥條技法,以盤繞的方式形塑多變靈活的造型,等待陶瓷稍微乾燥後,在進行切洞的步驟,讓光芒能經由孔洞溫和的散發出來。Yuko Nishikawa 表示,此系列是受到Antoine de Saint-Exupéry 的《小王子》以及古川秀夫的《Model T Frankenstein》所啟發,想 表達我們所想像的一切,都存在於我們的感知中,換句話說:想像力就是我們的超能力!
(All photo via Yuko Nishikawa)
一年一度的盛會,米蘭家具展於4/18-23舉行,每一年的展期都令對空間設計有興趣或者關注的人們趨之若鶩,許多軟裝師也會前往,觀察現今軟裝設計流行的趨勢、蒐集風格家具品牌、尋找空間佈置與空間規劃的靈感。此次吸引了近兩千家品牌參展,是來自各國的佼佼者展露實力的舞台,經由作品來表達對於家配美學或者商業空間佈置的想像與觀點,今天DO UP就要帶大家來認識一下,有如家具設計界嘉年華會的米蘭家具展,是如何發展而來,且今年的設計展又有哪些亮點呢?
今年邁入第61屆的米蘭家具展,首屆創辦於1961年,是由當時在業界具有指標性地位,且具有遠見的義大利家具企業推動舉辦而成。在當時並沒有辦法如現今一般,規模化的舉辦展覽,由於當時的家具居多仰賴純手工藝。此後,從1974年開始,展會更是增添了每兩年一度的主題展會—--廚房家具展(Eurocucina),1976年開始增辦了國際燈具展(Euroluce),在1982年辦公家具展 (Eimu)又開幕了,1989年再加上裝飾配套展(Complemento di Arredo),使展會成了一個完整的家具裝飾展覽系統。系列展覽的最終,於1998年誕生了衛星展(Salone Satellite),此展覽是為設計界的新星提供一個舞台,展示其前衛的設計作品,轉眼成為培養年輕設計師的熔爐。
米蘭家具展於每年的四月中旬舉辦,會囊括每年舉辦的居家家具展和裝飾配套展,奇數年則會舉辦燈具展和辦公家具展,偶數年舉辦廚房家具展。今年恰巧逢奇數年,因此此次的傢俱設計展便結合米蘭國際燈具展一同舉行。
此次的米蘭家具展,在整體策略上有了翻新,反映在其展場設計上,將展場整併為單一平面,有效將動線單純化,讓參訪者能輕易的找到目標展位,在「歐洲燈光國際照明雙年展」展區則是採用了環狀結構,使參訪的人流可以移動的更加順暢,大幅提升了觀展體驗的品質,也讓參展的品牌能有 更高且平均的曝光度。
在米蘭家具展的會場中,以往都會有散佈於各處的文化活動,而今年則是全部整併於展場的大小展演空間中,包含各式講座、研討會以及工作坊等,在單一展區中就能看到形式多元的作品!
今年的歐洲燈光國際照明展是由米蘭建築設計工作室「Lombardini22」負責展場設計,主題定為: 光之城(The City of Lights),於其中引入了都市規劃的概念並活用於商展中。團隊刻意調低環境的亮度,將舞台完整的保留給燈具們,展櫃也配合動線進行角度的調整,大大地拓展了展品的可見度呢!
看完這些介紹後,是否有對於米蘭家具展有更多瞭解了呢?快跟我們一樣,把親臨米蘭家具展列入人生必做清單中吧!
(Photo via Salone del Mobile.Mila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