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的構築與實現,起初都是源自於想像,而軟裝師的職責便是將這些想像統整、配置,進而將其具體化。在思考宅妝設計的過程中,是否經常感到想法過於發散,難以收攏呢?抑或是有了片段的想法,卻難以想像將不同的元素放在一起後,是否能夠相互和諧共存?今天DO UP想跟大家分享,在思考住宅的空間陳設,或者品牌店鋪的商業擺設時,可以如何藉由哪些步驟完成一份完整的提案,藉由提案來檢視風格整合度,同時也能作為具體落實的強力依據!
(photo via demelza krens)
|精選好鍾意的家具飾品,集合製作一份清單
首先第一步,可以先從尋找自己喜歡的家具飾品開始,從大型的傢俱如:沙發、茶几、餐桌餐椅、燈具...等,此類物件會佔據空間較大位置,因此也會成為第一時間決定空間動線與配置的要素,初步決定這些家具的款式後,也能對於其量體尺寸、造型與風格有了雛形設定,進而去尋找小型配件來妝點角落,
才能空間的視覺感具有主次順序,空間的功能需求不會被裝飾性的物件取而代之!而在最後,可以將這些家具飾品集合起來,製作一份圖像清單,當物件被擺放在一起時,能讓想像進一步具體化,從中斟酌如何做取捨,會使整個設計過程更有效率!
(photo via Jessie Miller , Montes)
|研究風格與色彩計畫的連結,找到專屬空間色調
接下來,我們都知道色彩會決定人們進到空間後的第一感受,相較於過去普遍的全室白牆,許多人開始重視起空間天地壁的色彩配置,希望從空間的邊界色調開始經營空間風格。在尋找色調靈感時,除了翻找色票以外,不妨試著關注材質色調的變化,甚至是大自然中的一景一物,也能成為色彩的選擇依據!
另一種做法,則是直接從風格著手,研究出某風格常用的色調組合,接著依據該色調組合來選擇其配置位置,以及可融合的材質觸感。此選擇步驟可以是雙向的、動態的,而在決定過程中,不妨也將不同的色彩與材質擺放在一起,用雙眼去感覺是否和諧,抑或是能製造有趣味的衝突美感,此時也能一同決定個別色調採用的幅度大小,色彩調色盤也是需要安排出主次順序的喔!
(photo via pinterest , Maiden Home , Home Decor Ideas , dzen)
|結合色調、材質素材,製作精美的軟裝設計提案
在決定好色調之後,可以回頭檢視家具清單中的單品,是否與色調計畫可以相合,進而將過於突兀的單品捨去,轉而找其他的單品替代。除此之外,將色彩計畫與家具清單做整合,製作一份精美的軟裝設計提案,將材質與色調作為背景,並將家具圖片擺放上去,此時整體的色調與風格定位,便會一目瞭然,即便往後想要增添家具擺設,也能依據這份提案去尋找合適的新成員。抑或是想要局部更換單品或者微調風格時,也能根據提案去做模擬與調整喔!
(photo via demelza krens)
|透過3D圖製作配置圖,將理想藍圖具象化
最後一個步驟,便是讓具象化的程度 level up !不妨拿著提案請專業人士,將此份提案中的元素,以3D圖配置圖渲染出來,檢視實際放置於空間中的效果,因為空間實際的尺度大小,也會影響視覺感受,同時也可藉此查看物件擺放於空間中後,動線上是否能夠流暢通行。而擺飾配件的妝點,起初可以不用配置到全滿,只要將可以烘托出氛圍與風格的主要配飾配置於其中,感受其效果即可喔!看完這四個步驟,是否對於製作風格提案有明瞭的認識了呢,這是十分好玩且有趣的過程,下回不妨自己試試看吧!
(photo via pinterest , Style Sourcebook , Amory)
延伸閱讀:想要增加自己的佈置美學?這些 Tips 學起來!
延伸閱讀:適度的空間留白讓空間佈置的氛圍動靜皆宜,隨性轉換裝飾面貌
在咖啡廳到處林立的時代裡,想要在飽和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具備獨特風格且吸睛的咖啡廳設計是基本條件!如何藉由軟裝設計以及空間規劃,打造出一間令人流連忘返的咖啡廳呢?今天DO UP就要來帶著大家一同解密,跟著我們的腳步一起看看,如何藉由擺設挑選來達到風格整合,以及如何安排動線讓咖啡廳空間感寬敞舒適,並且善用燈光與採光讓室內通透明亮,你也能成為巧手打造舒適咖啡廳的空間佈置師!
(photo via yatzer)
|動線劃分明確,風格獨具的咖啡廳空間設計
(photo via gooood. , interior design , scala studio)
咖啡廳設計中的功能分區,主要分為工作區以及客人座位區,首要條件便是讓這兩個分區互不干擾,不過座位區若距離工作區域太遠,又會造成出餐的效率下降,且會過度浪費空間,因此最近的座位區適合距離工作區約一個走道的距離即可!此外,座位區的多元性也十分重要,比如適合多人的沙發座位,或者雙人客席區,以及單人座位區...等,若能都具備於咖啡廳中,便能吸引具有不同需求的客群。而單人座位席可以藉由吧台座位設計來妥善利用空間,雙人座位與多人座位區之間亦不宜過度擁擠,讓座位兩旁都有預留走道,能讓空間動線更加流暢靈活,也能讓空間感相對寬敞舒適!
|風格辨識度高,藉軟裝設計述說故事
在空間硬裝與動線設計安排好後,便是需要藉由軟裝設計來呈現品牌風格定位的時候了,軟裝設計運用的層面十分廣泛,從天地壁的材質與色彩運用,以及空間中家飾配件的選用,都是決定風格是否能完整烘托,讓消費者能一眼記住的關鍵要素。首先決定風格走向,比如工業風格、北歐風格或者現代輕奢風格,在壁面裝飾上都會有不同的元素構成。由於咖啡廳屬於商業空間,因此在風格表現的手法上,可以更加大膽一些,提升視覺的強烈感,也能帶給消費者一種沈浸式體驗的感受,被浸潤於品牌想要闡述的意境中!
在思考咖啡廳軟裝設計時,可以將空間中的每一個元件都列入考量,比如菜單的設計,以及桌椅擺設...等,都需要扣合風格定位,從材質、造型到色調選用,都需要相互搭配。此外,若想增加空間的故事性,藉此增強消費者與品牌的連結感,不妨試著將個人收藏物品陳列於空間中,即便是雜誌、書籍、甚而是海報...等,都能成為激發共感體驗的一劑要素喔!
(photo via ArchDaily , archilovers , Peng luyi , dezeen)
|藉由燈光設計暗藏巧思,營造灣暖舒適的空間氛圍
(photo via STUDIO57 , The Spaces)
觀察那些氛圍感十足的咖啡廳,少不了藉由燈光來烘托氣氛,燈光照明不僅僅是滿足清晰的視野,不同的明亮度與色溫,都會帶給人不同的感受。如今市面上的燈具設計也十分多元,可以根據不同的風格取向來選購。在咖啡廳中,可以區分為實質功能性的照明,以及風格裝飾的照明,藉由高低錯落有致的懸掛,或者跟隨座位安排而設置的壁燈,能讓個別座位區自成一個小小光暈,點亮一同飲用咖啡的人們。一般來說,會建議咖啡廳選用黃光燈泡,亦可適度降低明亮度,以氛圍為首要取向,帶有昏黃光線的空間也能帶給人們慵懶舒適的感受!
|善用開窗設計,打造採光好的咖啡廳
除了運用燈光設計來烘托氛圍以外,還有另外一個十分看重空間本有條件的要素,那便是 – 自然採光!如若原本的空間便有大面窗戶採光,那可謂是得天獨厚!保留原有開窗位置,藉由更換窗框材質來扣合空間風格,便能引光入室,在尚有陽光時,也能減少室內燈光照明,讓自然光影言說空間故事,且具有窗景的空間也能讓視野更加遼闊,內外的延伸具有雙向性,大面開窗也能吸引路過的人們停下腳步端詳店面,進而誘使他們入店喝杯咖啡喔!
(photo via interiorzine , dexigner , dunjj.tumblr ,kyomi space )
延伸閱讀:為空間提味,以赤陶與白樺木烘托暖意 — 米蘭麵包店 Signor Lievito
延伸閱讀:Prada Caffè 現身倫敦,期間限定享受精品級餐飲時光!
每個人對於空間的美學,應該要有哪些元素構成,都會有不同的見解,甚而我們的喜好居多也不會是單一的,在思考空間陳設時,也許經常會碰到一個問題:「很多東西我都好喜歡,但是不知道該把哪些東西放在一起?」。家配師的使命便在於,為每一個空間進行風格整合,在整合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便是「取捨」的過程。耐看耐住的宅妝設計,不會是將喜歡的東西都塞進同一個空間中,反之,懂得有限度的置放風格家具,並於空間中適度留白,才能展現雋永的家配美學。今天DO UP就想跟大家聊聊關於在空間中「留白」的重要性!
(photo via tumblr)
|留白之處,是讓空間呼吸流動的根本
試著想像,如果空間中的每一個牆面與角落,都放滿了裝飾物件與家具,空間是否會顯得相當擁擠呢?空間本身具有尺度,其中包含前後深度、左右廣度與上下高度,而空間尺度的感受,需要藉由物件放置的位置來表現,反之若是將空隙之處都填滿,會讓空間顯得平面而單一,在擁擠侷促的空間中生活與移動,居住者也會感到有壓迫感,這就是因為空間本身沒有能夠容納呼吸與流動的餘裕。
留白的空間,可以讓重點家具成為視覺焦點,讓空間的主次順序一目瞭然,也能讓動線更加清晰與流暢,同時也會更有利於風格的整合。在現實面上,如果裝潢上的預算不足,也大可以放心的讓簡化空間的裝飾設計,以輕裝潢的方式打造留白簡約的空間,將預算留給可以帶來質感與美感的設計風格家具!
(photo via Aethera , etsy )
|空間中的留白,是光影的畫紙
空間中是否有絕佳的採光,如今成為大多數人對於空間的基本要求,我們都已然了解到自然光對於空間的重要性,也喜歡看著光影灑落在環境中的畫面,能帶給我們心靈上的寧靜,恍如擁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如果空間沒有適度的留白,光影的灑落效果便會大打折扣,光的色調會被填滿空間的物件與色調吸收進而消弭。於是空間中留白的一道白牆,或者一道留白的廊道,甚而是毫無裝飾的地面,都能成為光影的畫布,在其上揮灑灰階的色調漸變,或者是映照出樹影的姿態...等。
(photo via instagram , pinterest ,Studio Janne Wellens)
|適度留白,增加裝飾的機動性
最後,在空間中留白還有什麼好處呢?把留白的地方想像成一張空白的畫紙,意味著上頭有無限的可能性可以任你揮灑,只要謹記,一次抓住一個重點與主軸,便能跟隨心情去更換上頭的佈置,比如不同風格的畫作,或者藉由不同色調的地毯來轉化氛圍,或者擺上一張茶几與簡單的花藝,就能為空間換上不同的樣貌。喜歡手作藝品的人,也可以利用不同的材料製作牆面掛飾,來提昇空間的裝飾性,增加生活的情調。在北歐風格居家中也經常能見,在一面空白的牆壁上,掛了大小不一、風格迥異的畫作,藉由縮小化作尺寸,讓多張畫作集合的景象能找到相互協調的平衡點,避免讓視覺過於凌亂而模糊了焦點。
(photo via ZHUOMU , Upton ,Sarah Smallwood , pinterest , Olivia Thebaut , My Scandinavian Home)
空間中的軟裝設計不僅僅是運用於居家佈置,也包含店鋪的空間規劃,為品牌的店面規劃出能夠展現品牌精神的風格設計,藉此優化消費者體驗。Prada,作為精品界無人不曉的品牌,今年於倫敦的精品百貨Harrods開設了一間咖啡廳,經由風格整合重現了Prada的視覺標誌,包含擺設挑選、色彩配置、餐具的選用以及氛圍營造,都表現出品牌的語言,以及回應世界的獨特角度,趕緊跟著DO UP來一睹Prada Caffè的風采!
Harrods是英國倫敦擁有近兩百年歷史的一間百貨公司,館內建築擁有獨特的埃及風格裝飾,瀰漫者一股異國神秘情調,成為許多時尚精品開設快閃店的首要據點。此次Prada Caffè屬於慢閃咖啡廳,坐落於漢斯路轉角街邊,其中內裝色調與百貨原有的建築線條形成鮮明對比,令人經過也很難錯過!此次的Prada Caffè以米蘭最古老的甜點店Pasticceria Marchesi為設計藍本,將米蘭最經典的裝飾設計帶入倫敦,而室內的牆壁天花板、天鵝絨沙發與扶手椅,都採用Prada的品牌經典色 — 帶點薄荷色調的淺綠色,地板磁磚則重現了位於米蘭艾曼紐二世迴廊,歷史悠久的Prada專門店的黑白格地板,有無限懷舊之感,也提煉出一種復古摩登氛圍。
此外,基於致敬甜點店Pasticceria Marchesi的心意,店內除了品牌標誌的薄荷綠以外,也採用了該甜點店常用的鼠尾草綠、草綠色...等色調,座椅以還選用天鵝絨布料,提升精緻尊榮感。而展示甜點的長型櫃檯採用大理石材質打造,下半部則回應空間色調,以淺綠色石材做搭配,帶出一種精緻與野性的衝突美感,燈光照耀在石材表面也創造出色彩漸變的迷幻效果。
而Prada Caffè 的餐具選用想必也十分講究,特別選用來自日本的古代青瓷器質感餐盤,搭配帶有黑色裝飾線條的藍綠色圓盤,十分雅緻。杯具則選用吹製玻璃材質,視覺感清瀅透亮,而刀叉銀器上頭還有類似三角形的輪廓巧妙呼應著Prada的三角品牌識別。這麼精緻的慢閃咖啡廳,如果人就在倫敦,怎麼能錯過!注意!一直到2024年1月7日,Prada Caffè都會一直等著我們前去一睹風采,是不是想趕快訂起機票了呢!
Prada Caffè
營業期間|2023年3月31日~2024年1月7日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六 09:00~21:00;周日 12:00~18:00
(All photo via Prada Caffè )
陪伴台南走過35年長河的「台南大飯店」,決定以全新的內裝與情懷,迎接每位到來的旅人,並 改名為 — 「天下南隅」。邀請本事空間製作所為其操刀設計,在硬裝格局上做了更體貼使用者的調整,在軟裝設計與空間規劃上,呈現濃濃的復古情調,材質選用上多使用早年台灣屋舍中常見的材料,以木質結合磁磚,以及局部的金屬調性,來營造低調奢華感。本事設計運用家具與擺設挑選,回應空間材質,達到整體風格整合,讓人一踏入空間,就有如踏上時光機,回到我們嚮往的美好年代,經歷一場午夜巴黎的探險。今天就跟著DO UP一起來見證台南大飯店的新生樣貌!
在翻新的一樓大廳中,本事空間製作所採用了大面積的不銹鋼材質,搭配以柚木拼花並打磨而成的實木地板,再現台灣早期客廳常見的五合木拼花地板,打造出歡迎旅人到來的溫馨客廳氛圍。木質、不銹鋼金屬以及大理石紋的異材質拼接,為空間賦予既熟悉也新奇的視覺感。而在櫃檯左右置 放了古典銀行燈,以物件點亮空間的復古情懷,錯落的壁燈以不同層次的亮度,照亮空間中的每個轉角,明暗有致,創造了豐富的光影變化。將八樓空間塑造為公共圖書館,提供多種座位形式,邀請旅人們在閒暇時光前來挑選一本書籍,享受片刻的寧靜時光,進行一場與自己的對話。
在客房設計方面,旅人們會見到舊時代常見的馬賽克磚、水磨石、深色木紋家具以及老件燈具...等,這些曾被認為過時老氣的元素,經由巧妙的安排組合,如今搖身成為時髦的最佳代表,在摩登的氛圍中,仍能感受到回家一般的親切感,徜徉在如舊亦如新的空間中。空間色調以內斂神秘的古銅與藍綠色為基調,帶出靜謐精緻質感,客房外的景致便是台南是舊街區的街景,以及赤崁樓的古城風情,作為距離赤崁樓最近的飯店,將台南最美的夜景盡收眼底。
而老臺南人最鍾情與熟悉的⻄餐廳--圓頂⻄餐廳,從八樓搬遷到了頂樓,擁有了更加遼闊的台南景緻,在風格上維持一致的摩登復古調性。圓頂⻄餐廳提供3-4人、12人到24人的大中小型包廂,包廂內選用了「伏流物件」所製作的燈具,於空間中閃耀如星子,讓用餐時光更加親密自在,一方面 保留傳統的自助吧形式,同時在餐點上予以創新,讓新舊食客擁有更全面豐富的料理體驗。
是否想到台南來趟旅行了呢?不妨入住天下南隅,一同置身於南方的懷舊情調與浪漫!
(All photo via 天下南隅 )
在空間設計的領域中,除了格局、採光、動線...等大範圍規劃設計會影響整體家配美學以外,經由風格家具與擺設挑選來呼應空間風格搭配的軟裝設計,也會影響空間氛圍與氣質。家配師在思考空間陳列時,需要以風格整合為主要目標,但又不能樣樣以安全牌為上策,因此收集單品具有設計美 感,又不會難以相互搭配的家飾品牌是十分必要的!今天DO UP想要為大家介紹一個心頭好,來自哥本哈根的家飾品牌 — 101 COPENHAGEN,品牌中的每一件單品都看似簡約,卻擁有耐人尋 味的細節美感,雖以黑白色調為主,卻依舊能為空間帶來亮點與氣勢,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去吧!
| 101 COPENHAGEN 品牌源起
101 Copenhagen成立於2017年,為來自北歐丹麥的設計品牌。該品牌所產出的傢俱單品街鎔鑄了 北歐特有的美學於其中,並且受到日本極簡主義的影響,以黑白純色調為主,或者表現材質原有色調,去除過多誇飾的裝飾語彙,信仰有機造型的魅力,提煉出線條優美流暢,造型簡約雋永的獨到 風格。將⻄方與東方文化予以融合,使設計顯得自由且具有活力,將兩者優勢的交集藉由設計加以闡發,強調材料與工藝傳統的價值,創造出兼具有趣味性與個性化的獨特作品。
| 101 Copenhagen的靈魂人物
101 Copenhagen由Tommy Hyldahl和Kristian Sofus Hansen以及Nicolaj Nøddesbo組成。Tommy Hyldahl和 Kristian Sofus Hansen曾分別在時尚界、丹麥皇家美術學院深耕,也經常到日本旅行,吸收了來自⻄方與東方的文化美學精粹,將極簡主義雕塑和概念設計的敘事表現在家具設計中。而Nicolaj Nøddesbo則受過建築師培訓,因此提供了許多照明解決方案以及材質運用的知識,三位設計師皆致力於傳承斯堪蒂納維亞的美學語境,並且從中注入日式簡約精神,尊重品質、傳統以及物質性,因而能創造出翻新觸覺、令人印象深刻的傢俱單品。
|對於可持續性材質的實驗與追求
101 Copenhagen的設計單品以天然材料為重點,熱愛以陶瓷、混凝土和金屬營造視覺與觸覺印象。並且重視材料的環保與可持續性,以此標準不間斷的進行優化,讓家具具備有「可報廢」的潛力,避免設計單品成為地球的負擔。其中混凝土採用纖維混凝土,而拒絕聚酯原料,堅守環保的理念。目前該品牌也在開發不含聚苯乙烯的燈飾包裝,期待將來可以利用可回收紙板進行包裹,將環保思維貫徹於整個生產鏈中!
|闡述北歐凝鍊美學,崇尚日式禪意簡約的設計單品
101 Copenhagen出產的單品種類多元,從大型傢俱、陶瓷花器與碗器、燈飾以及藝術品...等,都能從官網中購入。並且消費者也能從官網中取得家具家飾如何妝點空間的提案,讓每一件單品能完整消費者的空間想像,而非觸不可及的美麗物件。從101 Copenhagen的系列單品中亦可發現,即便色調單純,造型以方正或者圓形為基礎,經由解構後重組的造型,不僅充滿意趣也不會削弱其實用性,簡單擺放空間中便能提升整體氣質與氛圍!
(All photo via 101 Copenhagen)
空間氛圍的營造,可以仰賴空間陳設來完整,對於空間佈置師來說,無論是居家佈置或者商業擺設,都會先擬定一個主軸來進行發想。在主軸上,挑選合適的家具搭配,並達成風格整合的任務,便能讓空間自行產生故事以及氛圍。不同的家具在空間中,擔任的角色也不大一樣,可以賦予空間不同的美學提升,其中燈飾是許多軟裝師用來提升空間精緻度時,常會用心斟酌的家具之一,今天DO UP想帶大家來看看一個收藏已久的燈飾品牌 — HILLIARD LAMP,該品牌著眼於工藝之美,並賦予其簡約優雅的造型線條,能賦予空間高雅大器之感!
HILLIARD LAMP由Noel Hilliard 和Janene Anderson Hilliard 創立於1975年,他們相遇於1974年,在 洪堡洲立大學的藝術課堂上,驚喜地發現雙方都對於訂製燈飾有相同的信念與濃厚的興趣。在他們的協作之下,為燈飾領域創造了許多雋永的火花,對於燈飾的藝術性與功能性的兼備,有著嚴苛的標準,而如今HILLIARD LAMP的主持設計師便是他們的兒子— Samuel Hilliard ,傳承延續著他們的精神。
Janene Hilliard熱愛從世界各地的文化古物中尋找靈感,並且專研於玻璃工藝,經常將彩色玻璃工藝運用於燈飾設計上,而Noel Hilliard則是喜歡將古老的玻璃工藝與青銅材料做結合,激盪出新穎的形式。1978年,Noel Hilliard於自家後院製造了一個鑄造熔爐,自行投入了青銅燈飾底座以及玻璃飾面的製作過程,因此HILLIARD LAMP 出產的燈飾,可見手工藝製作的獨特美感,令人愛不釋手。
對於首席設計師Samuel Hilliard 而言,他曾分享決定設計的兩個關鍵問題便是:「設計中感興趣的元素是什麼?」以及「設計需要提供什麼功能?」。單一偏重於藝術設計層面或者功能性並非HILLIARD LAMP的信念,在設計燈飾時,同時考量到市場的喜好度,以及對於使用者的體貼度,從中實現自己對於藝術性的渴望,才能成就專屬於HILLIARD LAMP的燈飾。而Samuel Hilliard也表示,在選購燈具時,可以先考量希望燈具照亮的區域範圍,來決定其尺寸大小,因為HILLIARD LAMP的底座尺寸都是可以訂製的,讓燈具在空間中不顯得突兀,反之能為空間美學加分!
(All photo via HILLIARD LAMP)
設計產業的風格轉變是日新月異的,也因此為地球帶來了許許多多的垃圾負擔,每一次的風格轉換,意味著前一批作品的淘汰,如今許多人擁有環保意識,開始試圖減少家居改裝的成本,轉而藉由軟裝設計的思維來進行空間規劃,賦予新的生活樣貌。對於家配師來說,在為客戶挑選風格家具時,除了要考量到擺設挑選的風格整合性,也會試圖尋找具有環保意識的品牌,讓家具單品具有可回收再利用的可能性,為環保盡一分心力。今天DO UP想為大家介紹一個燈飾品牌 - Palefire,該品牌設計的燈飾不僅能為家配美學加分,也不會為地球帶來負擔,帶有極簡主義美學語彙,也能從中窺見負責人深厚的純美術 (Fine art)底子,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去!
|深入極簡主義美學,揉和新藝術運動的華麗元素
Palefire品牌名稱取自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的小說,以及莎士比亞的《雅典的丁門》:「月亮是個徹頭徹尾的小偷,/她從太陽手中奪走了她蒼白的火焰」,而這句話在世人的解讀之下,是關於創造力本身的隱喻。Palefire的品牌核心精神,便是將家居設計與純美術之間,曾經被明確劃分的界線予以模糊,希望能為家具設計帶來藝術性。在設計美學上,信奉極簡主義,在造型上以簡約的線條成型,因而誕生了U/V系列燈飾。在簡約造型之上,賦予其表面活潑的彩繪,從中可以窺見來自新藝術運動以及普普風格的語彙。Palefire由Rowena Morgan-Cox創立,來自倫敦的家具設計師,畢業於考陶爾德藝術學院碩士學位,研讀19世紀的歐洲繪畫與雕塑。這些藝術基底使她將工藝美術的狂野美學與歐洲現代主義相互融匯,成就了Palefire的獨特風格。
Palefire的另一項主張,是在不影響美感的情況下,讓設計同時具有環保意識,每一個作品都是可以被回收再利用的,因此對於材料及其影響需要經過深思熟慮,並且模組化生產方式,盡可能減少浪費。為了回應此主張,Palefire選用紙漿作為燈飾材料,所有燈飾的製作都交由位於巴塞隆那郊外的一間小型工作坊,在那裡,利用加工程序經廢紙轉化為可製造複雜結構的材料。而最後的手繪程序則由坎伯韋爾工作室的團隊使用低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塗料進行手繪。此外,該品牌也計畫增加修復與更新服務,藉此延長燈飾壽命,包含修補破損表面,希望能藉此減少垃圾的產生!
|可持續設計與工藝的結合
|燈飾作品介紹
Palefire的首個燈飾系列稱為:U/V,包含八種設計款式,使用五種再生紙漿的模組化系統,讓每個燈飾都能達到結構穩健,並且重量輕且具有紙材料的獨特紋理。取名為U/V,可由燈飾造型窺見一二,每一盞燈都能解構成U與V造型的組合,經由多種排列方式,構成視覺效果各異的燈飾。燈飾表面可以選擇狂野的彩繪,亦可選擇單色清漆,每一款燈飾都可以根據需求進行定製。該系列有桌燈、吊燈、立燈等多種不同運用款式,可以靈活的妝點空間,同時又具備環保性質,因而受到許多人的熱愛喔!
近年來的居家軟裝設計風格,開始崇尚簡約而俐落的表現,在牆面上製作線板或者華麗的裝飾漸漸退潮,而風格演變的過程中,也有一個時期走向另一種極端,以裝飾主義為主,天地壁都會以不同 的元素加以綴飾,室內擺設也會以各種藝術品來做妝點。在簡約與裝飾之間,家配師也開始想要找 到一個平衡點,因此開始出現一些裝潢上不複雜,單純利用空間陳設來營造如藝廊一般的氣息,儘 管利用不同款式與造型的傢俱,也能達到風格整合,催生出一種嶄新的家配美學,今天DO UP就 要來帶大家看看這種別有氣質的空間風格!
(photo via home Decor , taipingcarpets)
觀察這些空間,會發現他們在尚未置入軟裝傢俱時,空間本有的條件十分單純,牆面通常會留白,而非以異材質相接或者繁複的壁紙花紋來做妝點。甚而也不會塗上漆料。大面積的留白,有如展覽空間的白盒子一般,利用物件的擺放與佈置,來慢慢建構整體氛圍。
而要讓空間形塑出跳脫框架、多元融合且具有藝術美感的氛圍,可以藉由不同款式、造型與材質色調 的傢俱單品,相互搭配組合,在衝突之中尋找出協調性,試著揮別成套傢俱的思維,便能在空間中處 處暗藏驚喜感。這便需要對於傢俱設計有龐大的資料庫,才能從中挑選出個別能夠產生對話的單品, 從線條上,可以先訂定一個選購原則,例如圓滑或者幾何方正,色調上也需要整理出主色調與輔助色的組合,利用不同款式的傢俱進行造型與色彩上的呼應,便能慢慢理出協調性喔!
(photo via ALO ,architecturaldigest 2 , Carolyn Arcuri , chloe)
此外,藝術質感的氛圍居多還是仰賴飾品的妝點,包含地毯、抱枕、藝術品甚至是燈飾的擺放,地毯的運用範圍可廣也可局部運用,客廳以大型地毯鋪設可以立即提升精緻感,也能襯托傢俱與擺設,而藝術品的類型也可以很多元,除了牆面畫作以外,有雕塑氣息的陶瓷花器也很適合用來提升 空間的氣質,即便不插置花藝也能獨具韻味。燈具的款式從落地燈、桌燈到吊燈,都有各種風格類 型的款式,可以運用於不同功能性的空間中,利用設計燈具來為空間注入時尚藝術氛圍,也是十分常見的做法喔!
(photo via decor-adore , bloglovin)
(photo via Flexa)
一轉眼,又到了2022年底了,在跨入2023年的前夕,家配師免不了都得關注一下關於明年的趨勢色調,每一年諸如PANTONE , DULUX...等品牌,都會釋出品牌預測的趨勢色,提供思考宅妝設計時的參考。色彩對於空間風格佈置而言,擔任了建立第一印象以及經營氛圍的重責大任,除了居家佈置以外,商業陳列設計也經常會藉由色調的轉換來回應當季主題性!色彩的組合若得宜,整體空間的風格整合也就成功了一半,今天DO UP就先帶大家來看看DULUX得利所釋出的2023趨勢色調,想為住家換個新氣象的人,趕緊看過來喔!
(photo via Flexa,DULUX)
有鑒於這兩三年來,全球長期處於疫情的緊張氛圍下,身處於後疫情時代的人們,想必是對於自然、自由更加嚮往,因此得利今年將目光聚焦於自然中的色調,鼓勵人們將這些色彩引入室內,使空間重獲生機與生命力。以「野麥黃」作為2023年度的主色調,並以此色彩為基礎延伸出四種不同 的色彩組合:青森色盤、花舞色盤、大地色盤、濱海色盤,得利將這些色盤定位為:「隨心而野」,期許能回應人們回歸自然的渴望,讓所處的空間也能賦予人舒壓之感。
|青森色盤
(photo via Flexa)
「青森色盤」以森林的色調為靈感,以多種不同層次的綠色調來堆疊鬱鬱蔥蔥的自然調性,綠色也能帶給人和平寧靜的感受,而主色調野麥黃與綠色地的混搭,得以賦予空間沈靜愜意之感,其中不失活潑感,帶給人樂觀與慰藉。
|花舞色盤
(photo via Flexa)
「花舞色盤」提醒了我們繁茂而多元的生態系中,有著豐富的花卉植物,以暖色為主調,令人彷彿 置身於百花齊放的花田中,喜歡讓空間多點活力感的你們,可以經由於「花舞色盤」中提取幾種顏 色使用於空間中,能賦予空間歡愉的氣息。而「花舞色盤」中的許多色彩,也十分適合以局部跳色 來妝點空間,營造視覺的焦點!
|大地色盤
「大地色盤」由大地色系、中性色調組合而成,色彩中都帶有一種高級灰,呈現出大自然質樸的材 質色調,靈感來自稻草、小麥、原木的天然原生色彩,帶有些許野性氣息,流淌於空間中。儘管色 彩濃郁,卻是中性的暖調,一同使用於空間中不至於導致視覺上的紛亂,反而會有種置身於曠野之感
|濱海色盤
(photo via Flexa)
「濱海色盤」關注了海洋潮汐的韻律節奏,以藍色調為輔,襯托野麥黃的輕盈感,深淺不一的藍與灰形成平衡的節奏,在空間中自然的流動著,帶給人心曠神怡的清新感受。在空間中使用色彩時, 別忘了利用小物的搭配來完成色彩搭配,於立面中挑選2-3種顏色組合即可,其餘的色彩可以藉由碗盤、織品...等物品來安插於空間中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