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3
1
6
7

BLOG

DO UP 部落格

從浪漫的維多利亞,到優雅的現代法式風格 - 空間風格解密

從浪漫的維多利亞,到優雅的現代法式風格 - 空間風格解密

在文藝復興時期,發展出許許多多不同風格的藝術流派,視覺審美的轉變與熟成,也影響著建築與居家軟裝設計風格,屆時法國貴族們追求著華麗的生活品質,因而在居家佈置上重視裝飾性,在色彩、材質上都十分講究,並投出法國民族性中的浪漫情懷,在當時我們稱之為 – 維多利亞風格。而經歷過時代的洗鍊,審美觀念重新洗牌,人們對於簡約的精神更加推崇,也引發維多利亞風格經歷一次蛻變,如今的法式風格在家飾品的選擇上,傾向線條簡練而具有柔和輪廓的款式,色調上也偏向和諧優雅,揉合了北歐風格的無壓氛圍,今天就跟著DO UP一起來認識這個歷經時代變革的居家佈置風格吧! |色調與材質:柔和色彩與精緻細節的結合 在法式現代風格的室內軟裝中,色彩的配置會以淡雅溫柔的色調為主,彩度與飽和度較低,也就是帶有灰階的色調,除了大地色系與米白色,也可以局部使用淡藍、淡綠或者淡粉...等色彩,來提高空間的活力,卻又不失典雅的氣息。 在材質的選用上,喜歡選用自然材質如:木材、棉麻...等,自然材質會透出溫潤的氣息,並且帶有有機的肌理,增加空間在觸覺與視覺上的豐富度。此外,法式居家風格合適的家具款式,會建議選購線條流暢優雅,具有弧線變化的款式,來襯托從色調到材質上的隨性浪漫調性。 |家具與裝飾:古典家具與細膩工藝的精緻融合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著重於法式風格的家具選擇上,首先法式風格最著名的便是浪漫與優雅的堅持,因此重視裝飾性的古典家具,比如雕花櫃子、雕花扶手椅...等樣貌精緻的單品,採取局部亮點放置,讓寧靜的空間中能有一處令人眼睛一亮。 若想為空間增添生氣,可以考慮於空間中擺放花卉與綠植,讓人彷彿置身於法國鄉野中,無論是於客廳茶几擺放一束鮮花,或者於陽台佈置屬於自己的花園綠植天地,都能讓空間充滿生機感。此外,在點綴軟裝佈置的裝飾品上,可以試著選擇帶有局部金屬材質的家具家飾,少許的金屬材質能提升整體空間的精緻感,同時若有收藏藝術品或者畫作的興趣,也可將自己的收藏懸掛於牆面上,或者藉由展示櫃體予以展現,讓空間的人文氣質更加提升! |創造夢幻空間:窗簾、燭光與花卉的巧妙搭配 最後,想要完整法式風格的居家佈置風格,少不了利用一些小物為角落增添巧思與情趣,比如在床頭櫃體上放置香氛蠟燭,在用餐時以陶製燭台點上溫馨燭光,又或者是在沙發上鋪設柔軟的披巾,利用布藝織品的花色來點綴空間,就連窗簾布料都不能馬虎,建議可以選用雙層窗簾,外層採用透光的紗簾,提升白天的空間採光! (photos via DO UP ) 延伸閱讀:Japandi北歐侘寂風格,詮釋內斂簡約與自然質樸的美學融合體 延伸閱讀:「美拉德風格」打造溫暖且具有質感的秋季居家風格! DO UP 軟裝設計公司 致力於將軟裝設計美學帶入空間中。 提供專業價值的軟裝設計服務,藉由具有設計感的訂製家具家飾品,佈置出有質感與功能兼具的空間。 欣賞更多作品|觀看我們的服務流程|聯繫資訊:02-7728-6213|臺北市內湖區東湖路113巷49弄36號(預約制) 德國精品陶瓷品牌 – Hering Berlin Taiwan 快閃活動展覽
More
燈光藝術的革新者 – ASTEP 丹麥燈具

燈光藝術的革新者 – ASTEP 丹麥燈具

點亮一盞燈,同時讓空間規劃的巧思散發迷人光暈。美好的燈飾,一直都是軟裝設計中不可或缺一角,仔細觀察,無論是在居家佈置或者商業陳列空間中,大大小小的燈飾不僅為空間帶來照明功能,也會吸引著我們的目光,隨著光線進行一場空間漫步。 今天DO UP想帶大家一起來認識一個來自丹麥的燈飾品牌 -- ASTEP ,由Sarfatti家族所創造,主理人的爺爺便是提出了Light Fittings概念的光之藝術家Gino Sarfatti,讓世人看見燈飾能成為營造空間氛圍重要元素的潛力。 |跨領域的設計思維,開拓燈飾設計新視角 ASTEP的詞意為『無止境的動力及旅程』,雖屬於丹麥品牌,實際上每一款燈飾都生產於義大利,由義大利設計家族 Sarfatti 第三代 Alessandro 創立,傳承其祖父 Gino Sarfatti在燈飾設計上的實驗精神與革新魅力。 光之藝術家 Gino Sarfatti是出生於威尼斯的猶太人,以本業來說專研的是航空工程,作為一個「外行人」,卻由於跳脫框架的思考,以及對多元材料的實驗精神,為燈飾設計帶來不間斷的驚喜。 Gino Sarfatti在思考設計時,如何一位爵士樂手般熱衷於即興創作,也樂於跑到工房與工匠進行想法激盪,更深入研究生產燈飾的每個細節,運用這些實戰經驗,構思出結構巧妙,材質創新的經典燈飾。 |代表作 2065 吊燈:材質與設計的突破 二戰結束後,工業設計被推向發明與應用的高峰,此期間Gino Sarfatti創造出極具時代意義的燈飾創作,世界上首個以甲基丙烯酸脂製作的燈飾 – 2065 系列燈飾。甲基丙烯酸脂能展現如玻璃般的通透性,卻比玻璃更輕且堅固,因而深深擄獲了Gino Sarfatti的心。此系列燈飾有別於當時以裝飾性為主流的思維,轉以極度簡化的造型來表達前衛思想,如夢幻幽浮般的樣貌,擺放到70年後的現代,依舊不退流行且難以取代。 |從 Arteluce 到 ASTEP:經典設計的現代延續 ASTEP的前身為由Gino Sarfatti所創建的 Arteluce,在六零年代成為年輕建築師的聚集地與靈感泉源,爭相在建築項目中採用Arteluce的燈飾,來展現不凡的品味。無論是 Arteluce抑或是ASTEP,都善於讓燈飾成為能廣泛配合不同環境的重要角色,並率先提供客製化的服務,因而讓品牌推出的燈飾得以順利推展到大眾的心中與家中。至今ASTEP也遵循著品牌核心精神:『無止境的動力及旅程』,延續Gino Sarfatti對燈飾設計的觀點與熱情,為燈飾設計注入源源不絕的活水。 (photos via ASTEP , AMEICO) 延伸閱讀:當Aesop碰上Bocci,從香氛到桌燈,延展並點亮對於生活的美好想像 延伸閱讀:體現包浩斯簡約美學的內涵,以鋼管詮釋對於優雅的想像 - Wassily Chair DO UP 軟裝設計公司 致力於將軟裝設計美學帶入空間中。 提供專業價值的軟裝設計服務,藉由具有設計感的訂製家具家飾品,佈置出有質感與功能兼具的空間。 欣賞更多作品|觀看我們的服務流程|聯繫資訊:02-7728-6213|臺北市內湖區東湖路113巷49弄36號(預約制)
More
隱於大地之中的圖書館:KURKKU FIELDS

隱於大地之中的圖書館:KURKKU FIELDS

距離東京一小時車程的千葉縣木更津市,有一座結合有機農業、友善畜牧、餐飲、旅宿與藝術等元素的永續農場 - KURKKU FIELDS,靜靜的座落於占地約30公頃的土地上。此農場由由音樂製作人兼作曲人小林武史成立,擁抱環境永續的精神價值,期望創造出自給自足的生態系統,讓居住於鋼筋叢林的人們能在此體驗回歸自然的田園生活。 而在KURKKU FIELDS的一隅中,有一座「地中圖書館」(Library in the Earth),由皆川明負責設計,注入古人對於晴耕雨讀的憧憬,整體空間規劃以與自然共生共榮為核心精神,帶給人們非日常的閱讀體驗,室內軟裝亦以自然材質為主調,今天就跟著DO UP一起來欣賞這座絕無僅有的地中圖書館吧! |木質、光影與自然元素的和諧搭配,營造溫潤閱讀氛圍的設計巧思 這座地中圖書館,以泥土飾面鋪設於地板、牆壁與天花板,據此與自然景觀一脈相連,融合於地景中,內部軟裝的材料面以木質元素為主,讓空間氛圍顯得沉靜而適合閱讀。室內空間並無樑柱的元素,轉而於中心天花板開了一個圓形天窗,與外觀的洞穴型態相互呼應。空間內部的天花板跟隨山坡地形呈現自然的高低起伏,天花較矮的空間成為了兒童專屬的天地,而進入到最深處,設置了由書籍圍繞出中心舞台的演講廳,整體空間以書架向上延伸構成空間的主結構,彎曲收斂成漩渦狀,提供天井穩固的支撐,並接收從天窗流瀉而下的自然光,宛如一顆發光的星球。 |書籍、家具陳列與藝術裝置,打造舒適且具美學的閱讀場域 圖書館內的書架木層厚度達40mm厚,一體成形向上延伸至頂部,成為空間最重要的支撐結構,此由木片相互支撐與受力的結構,潛藏著向農業社會互助共好精神致敬的寓意。2023年開放初期,館內便有3000本藏書,並邀請Book Pick Orchestra 主理人川上洋平進行選書,以自然和農業生活為中心,延伸出去還有詩歌、哲學、歷史、宗教、科學和經濟等主題,也有藝術、繪本和食譜。 |尊重自然並思考永續設計如何影響閱讀與生活 潛伏於綠色山丘中的地中圖書館,表現出建築謙虛的融入土地之中的景象,保留土丘植物自由快意的生長,實現人與自然共存的願景。而存在於山丘之下的圖書館,宛如在大地之母的子宮中,孕育著智慧的結晶,建築師設計團隊在思考此建築設計時,堅持把握尊重自然的原則,同時也打破傳統框架,打造出全新型態的閱讀場域。 (photos via Kohei Omachi、Yuka Yanazume) 延伸閱讀:與地景無縫融合,將田園景致盡收眼底的加州住宅 延伸閱讀:GIGI Studio總部 - 翻新辦公室印象,融合博物館概念讓空間充滿美學語彙 DO UP 軟裝設計公司 致力於將軟裝設計美學帶入空間中。 提供專業價值的軟裝設計服務,藉由具有設計感的訂製家具家飾品,佈置出有質感與功能兼具的空間。 看更多作品|看我們的服務流程|聯繫資訊:02-7728-6213|臺北市內湖區東湖路113巷49弄36號(預約制)
More
西班牙簡約主義獨棟住宅,純白空間善用結構保有舒適居住性

西班牙簡約主義獨棟住宅,純白空間善用結構保有舒適居住性

對於居住環境的挑選見仁見智,最普遍的需求便是交通便利,且具備足夠生活機能之處,但通常在熱鬧地區,也經常會有如何隔絕噪音的問題。今天DO UP想帶大家來看看這間位於西班牙巴塞隆納的獨棟住宅-casa1616,或許他的空間規劃能帶給大家一些靈感! casa1616座落於巴塞隆納的繁華街區,為了保有居住者的隱私性,以及隔絕街區噪音,同時讓屋內通風良好,從結構上進行改造,屋內的軟裝設計以簡約主義為基調,家具家飾選用造型圓潤、線條俐落的款式,為屋主創造一處安身於鬧區中的寧靜住宅。 |運用階梯設計隔絕噪音,保留通道改善通風 此獨棟建築共有三個樓層,其中的樓梯結構是串連整體空間的要角,有別於一般做法,將樓梯配置於空間中心且靠牆,設計師改而將樓梯安置於鄰近街區的立面,此舉有利於自然通風,同時可將活動區域往建築內部移動,藉此隔絕來自街區的噪音與干擾。此外,由窗口外部往內望,也能藉由樓梯量體來避免過於透視,保全了隱私性的需求,成為滿足不同需求的空間緩衝區。 |十字形磚柱定義空間屬性、改變傳統結構承重 三層樓的建築,提供了近75坪的生活場域,設計師將適合多人活動的公共場域配置在底層,而屬於家庭成員的私人領域,則分別配置於2、3樓,可讓孩子們玩耍遊戲與學習的房間位於2樓,最頂層則是屋主夫婦休息的主臥與工作的書房。頂層與屋頂之間的連通道採用螺旋樓梯來減輕樓梯的量體。屋內壁面可見特殊的十字形磚形網格,此設計可良好的將建築的承重平均分配於柱子上,增加結構的穩固性,除了實質的功能性外,十字狀形柱體也成為空間的重要視覺訊息,間接定義各個空間的機能屬性。 |室內風格表現簡約主義之美,營造清透無壓居住感 居家佈置的整體風格,採用了極簡主義來襯托建築的氣質,全室以無接縫的地坪來鋪設,減少視覺的斷裂感,而櫃體、廚具、牆面皆以白色調為主,輔以些微的米白色系來做協調,讓空間顯得潔白無瑕而不失暖意。大型家具則選用溫潤的木質材料,以及大地色系的布料來做妝點,在私人空間中則會藉由高彩度色系的家飾品來彰顯屋主的審美與性格,也為白色空間注入活力與豐富層次。 (photos via Adrià Goula) 延伸閱讀:擁抱聖誕節儀式感,小資族也能實現聖誕佈置術 延伸閱讀:住宅式飯店?飯店式住宅?-兩者結合的理想空間,NOT A HOTEL TOKYO DO UP 軟裝設計公司 致力於將軟裝設計美學帶入空間中。 提供專業價值的軟裝設計服務,藉由具有設計感的訂製家具家飾品,佈置出有質感與功能兼具的空間。 欣賞更多作品|觀看我們的服務流程|聯繫資訊:02-7728-6213|臺北市內湖區東湖路113巷49弄36號(預約制)
More
漆器與現代工藝的跨時空結合 - Garnier & Linker  漆器系列家具

漆器與現代工藝的跨時空結合 - Garnier & Linker 漆器系列家具

|深入探究漆器材質的潛力,結合現代設計的漆器工藝 漆器工藝是日本源遠流長的工藝文化,來自法國的家飾品牌Garnier&Linker亦鍾情於此種工藝,嘗試將其與現代設計美學予以結合,創造出擁有當代面貌的漆器家飾系列-「KAMI」。Garnier&Linker 是由法國設計師 Guillaume Garnier 和 Florent Linker 共同創立,一直至立於探索稀有材料,以及深研各種領域的工藝技術,每一個設計出來的家飾品,都被視為絕美的藝術品,單一物件也能提升空間軟裝設計質感。 此次的「KAMI」漆器工藝作品,都是在法國的藝術工作室中,以手工小批量製作,藉以確保每一個單品都是獨一無二的,並於其中注入裝飾藝術與雕塑的概念,希望能讓漆器物件展現純粹且富有張力的樣貌。 |「KAMI」系列的創作靈感 「KAMI」系列的誕生,源自於設計師對於漆器工藝長久的喜愛,以及深度的研究,其中受到許多設計大師的啟發,比如曾向日本漆器大師菅原精造學習的 Jean Dunand,以及法國建築師暨設計師 Charlotte Perriand。這些設計大師長年作為法國與日本文化之間的橋樑,將漆器工藝之美傳送到了歐洲大陸,建立起深厚的文化背景與發展的底蘊。 設計師在發想「KAMI」漆器系列之初,深入研究了此製作過程繁複的工藝,不僅練習反覆拋光與塗漆的步驟,並堅持採用從漆樹上所萃取的天然漆料,且按部就班地按照步驟讓汁液蒸發水分,過濾雜質...等過程,雖然十分耗時且充滿挑戰,卻能換來足以跨越時空的美好成果,期許這些漆器家具家飾,不僅能成為空間擺設,也能成為乘載文化故事的載體。 |漆器運用層面的多方拓展 Guillaume Garnier 和 Florent Linke設計出完整的系列家飾品,包含餐桌、櫥櫃、邊桌與燈具...等,這些家飾品多以流暢圓弧曲線為造型元素,藉由圓潤的線條,彰顯漆器反射光線的特質,與此同時,經過反覆的實驗,設計師也創造出具有透明度,能表現浮雕效果的飾面。「我們嘗試漆料的時候,發現圓形形狀能最佳呈現漆的反射與深度效果,尤其在燈光下更為鮮明。」,Guillaume Garnier如此分享。 |引入傳統錫蠟成型技術, NEZU 檯燈優雅誕生 「KAMI」系列中深受喜愛的 NEZU 檯燈,更是結合了另一種日本傳統工藝-錫蠟成型技術,透過錫臘技術敲打出輕薄而曲線優雅的燈罩,燈身以漆器表面予以搭襯,錫臘與漆器擁有不同的光澤調性,對比出詩意的光影對話,造型上保留現代審美的簡約俐落,不失為將傳統工藝材質與現代設計美學巧妙融合的作品,擁有致敬的精神,也為其注入嶄新的生命力。 (Photo via Garnier & Linker)
More
如畫報一般的燈具,兼具美感與功能性的創新設計

如畫報一般的燈具,兼具美感與功能性的創新設計-Poster Light

在居家佈置中,燈具不僅能為空間帶來照明的功能性,同時也是展現軟裝設計巧思的重點物件,無論是在色調、材質或者造型的選擇上,都能因應空間規劃與風格來做選購,為室內增添視覺的亮點,也讓氛圍感大幅提升。今天DO UP想為大家介紹一款創意十足的輕巧燈具,不僅能簡易的貼附於牆面上,量體輕巧不佔空間,且蘊含著大大的巧思,那就是來自印刷公司Sakaemark研發的壁燈 -Poster Light ! |海報搖身一變成為壁燈,印刷公司Sakaemark創意研發 Poster Light 是由一間位於日本福井縣的印刷公司 Sakaemark 所研發的燈飾,Sakaemark 原先是致力於創造與設計海報,以及各類印刷品的公司,並且持續的開發特殊的印刷技巧。由於福井縣在氣候上是個多雪與多雨的城市,有「日本的芬蘭」之稱,對於居民而言,待在室內的時間很長,因此對於室內空間規劃與佈置也特別注重,願意花心力去尋找適合妝點空間的家飾品,在此地理文化背景之下, Sakaemark基於拓展印刷技術的可能性的初衷,設計出一款兼具海報與燈具功能性的壁燈-Poster Light ,一舉驚艷來自世界各地的燈飾迷! |關燈時是一張美麗畫報,點燈時成為空間亮點 Poster Light一推出,便風靡日網,也迅速地竄紅到台灣,在沒有點燈的時候,乍看之下就是一張貼附於牆面的精緻海報,若細看時會發現畫面中央圖樣刻意做了凸起的設計,用來嵌入安裝燈泡。點亮燈具時,淡淡的光暈會讓海報的圖像變得更加鮮活,比如與插畫家 unpis 聯名的款式「You are Light」,在關燈模式時,圖面呈現的是一名頭上罩著燈罩的人物,而點燈時,人物的臉龐卻隨之浮現於畫面燈罩之中,令人驚喜! |讓 Poster Light點亮空間陳列美感 在海報與燈飾之間自由轉換的Poster Light有不同的圖像與色調可供選購,且可像海豹一樣貼附在牆上的特質,十分不佔空間,且人人都可以動手DIY自行安裝,簡單幾個動作就能為空間增添趣味性!無論是喜歡簡約畫面感的,或者喜歡活潑生動的插畫風格,Poster Light都能滿足你對於空間的想像,心動了嗎?歡迎動動手指尋找屬於你的Poster Light! 延伸閱讀:光的雕塑美學,模組變化的多元面貌 — ANDlight 延伸閱讀:讓岩石承載時間的流逝,結合大地與工藝之美 -- stayone岩石時鐘系 DO UP 軟裝設計公司 致力於將軟裝設計美學帶入空間中。 提供專業價值的軟裝設計服務,藉由具有設計感的訂製家具家飾品,佈置出有質感與功能兼具的空間。 欣賞更多作品|觀看我們的服務流程|聯繫資訊:02-7728-6213|臺北市內湖區東湖路113巷49弄36號(預約制)
More
來到歐式古宅中來一場選品美學之旅 - iliya生活選品店

來到歐式古宅中來一場選品美學之旅 - iliya生活選品店

|位於大安區巷弄中,雙層獨棟建築呈現歐式古宅之美 當你漫步於大安區的巷弄中,也許會經過一間兩層樓的獨棟建築,有著磚紅色的外牆以及擁有歲月肌理的木門,大片落地窗將內景透視出來,散發著南歐地中海的悠然氛圍,讓人忍不住好奇:「難道我來到歐洲了嗎?」 選品店-iliya悄然佇立於此,等候著有緣人推門而入,置身於精心營造的空間中,一一品味來自不同地區,闡述質樸優雅之美的物件,成為許多家具家飾迷的新朝聖地,整體建築的空間規劃,以及空間內部的軟裝設計,都透露出負責人不凡的美學鑑賞力。玻璃窗上的字句:「A space, just like that, comes into being as something that goes back to nature as it is.」源自藝術家 Rei Naito對於空間、自然與生命的詮釋,也成為iliya的核心精神與理念。 |建材選用以天然原始為主調,豐富肌理述說光陰故事 iliya本體建築在用材上,崇尚具有風化痕跡、呈現原始質地的建材,並從世界各處引回了當地的材料,堆疊出歐風古宅氛圍,比如來自法國修道院的淺色橡木地板、比利時老件木門與義大利古老建築的石階,在大片落地玻璃窗前,隨興寫意的放上了石板椅,藉由跨越時空距離的建材,讓心中對於貼近自然的嚮往顯化。 空間內部的陳列擺設,每一處都能成為居家佈置或者商業空間設計的靈感來源,扣回本質為一間選品店的初衷,店鋪中展示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生活器物與家飾品,包含法國 Charlotte Perriand 餐椅、丹麥的 Hans J. Wegner 折疊椅、哥本哈根藝術家 KAARE GOLLES、CHRISTIAN + JADE、KEVIN JOSIAS、MANU BAÑÓ 等...經典家具單品,細細端詳每一個角落,都能從中勾勒出對於理想場域的藍圖。 |家飾、餐具、服飾與自然酒,多元選品寄託理想生活樣貌 iliya 主理人過去曾長時間從事攝影工作,並藉由工作到世界各地旅遊,日月累積出自己對於美學的獨到見解,在疫情期間,獲得了稍稍停下腳步思考的空間,iliya便從此沉澱與醞釀中誕生。從主視覺到 Logo 設計,iliya散發著天然與童真的意象,希望能為品牌帶來一絲稚氣與好奇心,邀請來訪的人跳脫過往的消費經驗,以開放的心態享受多元可能性的組合。 來到 iliya,可以自由在空間中欣賞來自世界各地的家飾單品,單椅、設計燈具或者餐桌碗盤擺飾,以及具有簡樸美感的陶藝盆器、花器...等,此外店鋪中也有販售自歐洲開始流行起來的自然酒,在這充滿細膩之美的空間中,覓得與自己頻率共振的物件。 |手作工坊與展覽空間的複合運用,賦予品牌與空間鮮活能量 為了拓展iliya更多元的面貌,主理人不定期會在空間中舉辦手作工作坊如陶藝、花藝或者品酒課程,同時也會結合不同創作類型的展覽,期望能讓不同的元素共同激撞與傳遞不同的美感訊息,不僅讓空間本體,也讓空間中的物件擁有多重定位的彈性空間,在在扣合主理人原初創造出iliya選品店的核心精神。 (photo via iliya) 延伸閱讀:GIGI Studio總部 - 翻新辦公室印象,融合博物館概念讓空間充滿美學語彙 延伸閱讀:室內設計師 Mr Roofpot 的空間佈置美學,以設計家具創造藝文氣息 DO UP 軟裝設計公司 致力於將軟裝設計美學帶入空間中。 提供專業價值的軟裝設計服務,藉由具有設計感的訂製家具家飾品,佈置出有質感與功能兼具的空間。 看更多作品|看我們的服務流程|聯繫資訊:02-7728-6213|臺北市內湖區東湖路113巷49弄36號(預約制)
More
一起來瞧瞧,孔曉振的新家開箱-樸實也多彩的獨特魅力

一起來瞧瞧,孔曉振的新家開箱-樸實也多彩的獨特魅力

居住空間的軟裝設計能實現屋主對於風格樣貌的想像,此外,其中的家具家飾搭配,也經常能成為屋主美學品味的展現,因此身為軟裝師的DO UP ,時常會欣賞來自各國、不同人的居家軟裝規劃,從中拓展對於空間規劃的視野。 今天我們想帶大家一起來跟著孔曉振來開箱她的新家!從YouTube畫面中,可以看出孔曉振的新家裝潢設計,與我們對於她的認識如出一轍,充滿了幻想與熱情,且帶有脫俗樸實的氣質,這種安寧慵懶的氛圍,令人忍不住深深著迷與嚮往。 |洋溢柔和氣息的寬敞客廳 有追蹤孔曉振Instagram的粉絲們,肯定都十分喜歡看她分享質樸的生活細節,在與Kevin Oh結婚後,也保持著低調卻豐富的生活。此次在YouTube頻道中,分享了新家的樣貌,從裝潢到擺設佈置,皆由自己操刀發想,也因此我們從空間的許多小細節,都能琢磨出專屬於孔曉振的品味與個性。 在客廳區域保留了大面的窗戶,引光入室,簡單擺放了大器的黑色L型沙發,聚焦了整體視覺,而由於孔曉振平常鮮少看電視或電影,卻非常喜歡打電動遊戲,擁有豐富的電玩設備,因此賦予了電視牆新的功能 - 展示不同的畫作,孔曉振會依據心情或季節,將電視牆換上自己喜歡的畫作,從而賦予空間新的氛圍與氣息。 電視櫃上方擺設的Artemide Shogun桌燈 |繽紛多彩,激發食慾的用餐空間 在整體空間佈置中,我們不難發現,色彩佔了十分重要的比重,從中也能感受到孔曉振童心未泯的性格,對生活充滿幻想與熱情。當我們來到房屋中的餐廚空間,會被這裡的絢爛所吸引,不同風格與色調的器物共同被珍視與收放在整面的收納櫃中,讓器物本身也成為詮釋生活感的要角之一。壁面油漆,櫃體板材色調、窗簾以及桌布...等,都以不同的色調和諧地融合在一起。孔曉振表示,大長桌時常陪伴她接待朋友們,一同圍聚在這夢幻空間中暢聊生活大小事。 |開放式書房設計,簡約俐落靜心氛圍 孔曉振與丈夫Kevin Oh有一個共通的嗜好,那便是「閱讀」,因此書房經常是他們兩人共度親密與悠閒時光的場域。位於二樓的書房,採用開放式的設計,並且保持空間的簡約風格,以Twice as Twiggy燈飾作為空間中最亮眼的點綴,書櫃櫃門以長虹玻璃修飾,拼接造型的大長桌依舊展現孔曉振對於混搭的鍾情。 書房內的Twice as Twiggy燈飾 |臥室保持純粹,樸實無華展現慵懶美學 進到私領域的空間,孔曉振的臥房設計極為純樸,只放了一張舖有童趣床單的雙人床,以及與丈夫二人睡前談心聊天的TECTA沙發椅,淡藍色系的空間形塑出令人放鬆療癒的氛圍,TECTA沙發椅一綠一黃的對比,令人彷彿能想像孔曉振與丈夫二人的對話相處,沒有過於鋪張的擺設與裝飾,卻能感受到生活於其中的流動性與鮮活感。而浴室中的雙洗手台設計,更是孔曉振嚮往已久的物件,從務實的空間規劃中,我們也得以窺知孔曉振內心仍保有的浪漫少女情懷。 佈置屬於自己的家,是一件徹底浪漫的事情,從孔曉振的新家開箱影片中,我們的驚奇總是來自於出乎意料的組合與搭配,運用個人的美學角度予以重塑出新的面貌,就是軟裝設計的最大魅力! (All photo via 孔曉振-YouTube、Artemide Shogun、Twice as Twiggy) 延伸閱讀:住宅式飯店?飯店式住宅?-兩者結合的理想空間,NOT A HOTEL TOKYO 延伸閱讀:現代風格裝潢元素怎樣才夠摩登?解密摩登風格軟裝居家佈置 DO UP 軟裝設計公司 致力於將軟裝設計美學帶入空間中。 提供專業價值的軟裝設計服務,藉由具有設計感的訂製家具家飾品,佈置出有質感與功能兼具的空間。 看更多作品|看我們的服務流程|聯繫資訊:02-7728-6213|臺北市內湖區東湖路113巷49弄36號(預約制)
More
體現包浩斯簡約美學的內涵,以鋼管詮釋對於優雅的想像 - Wassily Chair

體現包浩斯簡約美學的內涵,以鋼管詮釋對於優雅的想像 - Wassily Chair

在許多家具迷心中,肯定都有一個心目中的夢幻單椅,時光回溯到1919年,建築師Walter Gropius創立了包浩斯學院(Bauhaus School),試圖突破藝術家與工匠之間的疆界,強調設計形式與功能的核心精神,成為單椅設計的盛世。包浩斯學院的發光發熱,也成為了現在設計主義的基石,深深影響了後世的建築、室內與軟裝設計。 今天DO UP想來跟大家介紹一位曾任包浩斯學院(Bauhaus School)院長的建築師 - Marcel Breuer,以及他設計的一款經典單椅 - Wassily Chair ,至今仍深獲眾多家具家飾迷的喜愛,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款經典單椅有何魅力,在室內軟裝又能如何呈現呢? |野獸派建築代表人物 - Marcel Breuer Marcel Breuer為匈牙利裔建築大師,18歲時便前往包浩斯學院就讀,為包浩斯學院的第一批學生,並於二戰後隨包浩斯創辦人Walter Gropius前往哈佛大學任教,至1956年才成立了個人建築事務所,以建築設計傳承現代主義精神。 身為單車愛好者的他,以自行車為靈感,將鋼管材質重新演繹,設計出了世界第一把鋼管椅Wassily Chair,徹底改變了世人對於椅子的既有印象,躍升為最具包浩斯精神的設計單椅之一。 |靈感從愛好出發,揉合自行車造型與形隨機能的精神 「如果金屬鋼管可以被彎成車把,就可以被彎成家具!」 Marcel Breuer對於自行車的喜愛人盡皆知,往日總是騎著部經典的阿德勒自行車(Adler Bicycle)代步,而專注於觀察細節的設計師,總能從平凡之處尋得靈感,自行車結構的「管狀車把」和「流線型骨架」啟發了他,遂而將堅硬卻輕巧的鍍鉻鋼管進行彎塑,製作成椅框結構,並以具有乘載力的皮料掛置於鋼管上,顛覆傳統木作家具的印象,Wassily Chair就此誕生。 Wassily Chair憑藉著金屬鋼管極高的可塑性與經濟性,及實用、美學以及經濟於一身,椅身的彎曲鋼管沒有一根是多餘的存在,並藉由流線造型削弱了金屬的冷硬感,椅墊的布料與鋼管互不接觸,讓乘坐者能獲得深陷其中的完美角度,提供了漂浮般的舒適感。此椅充分體現了包浩斯的核心精神,無論是「形隨機能」或者「少即是多」的設計原則,怪不得會被視為最具包浩斯精神的代表單椅之一! |全新配色、全新演繹,經典單椅Wassily Chair的新面貌魅力不減 最近著名的設計團隊Knoll出手重新創造了Wassily Chair的不同版本,在不影響座椅中最核心的包浩斯設計哲學為前提,推出了白色、黑色和深紅色等三種啞光飾面版本,此三色的選擇根據便是基於包浩斯的歷史與精神。白色與黑色,作為演繹包浩斯設計的原始精神,將色彩回歸純粹,強調光影呈現與幾何形狀表現。此外紅色鋼管的設計,正好與椅被產生了對話作用,為藏家提供了全新的觀點,也為Wassily Chair賦予了全新的面貌! 延伸閱讀:OYOY LIVING DESIGN 丹麥家具飾品品牌,簡約、淡雅、療癒 延伸閱讀:妝點窗戶的布簾如何演變? 窗簾歷史小故事 DO UP 軟裝設計公司 致力於將軟裝設計美學帶入空間中。 提供專業價值的軟裝設計服務,藉由具有設計感的訂製家具家飾品,佈置出有質感與功能兼具的空間。 看更多作品|看我們的服務流程|聯繫資訊:02-7728-6213|臺北市內湖區東湖路113巷49弄36號(預約制)
More
如何用30萬預算與50萬預算打造理想的居家軟裝設計

如何用30萬預算與50萬預算打造理想的居家軟裝設計?

軟裝設計不僅能提升空間美感,也能影響居住的舒適度和功能性。根據不同的預算,設計風格與家具選擇也會有所不同。在本文中,我將為大家介紹如何在30萬與50萬台幣預算下,分別打造1-3年與3-5年的居住空間。 |30萬預算:短期居住的靈活選擇 如果你計劃居住1至3年,30萬台幣的預算足以創造一個功能性強且具有美感的家居空間。這個階段的設計通常考慮到未來可能的搬遷或購買新房,因此傾向於選擇組合式家具,這些家具易於拆卸、搬運且價格相對較低。 ● 家具選擇:模組化的家具是這個預算的最佳選擇,它不僅靈活,還能隨時根據不同空間進行調整。比如,選擇可以轉換成床的沙發或具有收納功能的茶几,不僅能節省空間,還能滿足多種需求。如果有一天你搬家壞掉了,也不會太心疼。 ● 空間佈置:設計會強調實用性、簡潔性和收納,不會過度擁擠,保持空間的開闊感。由於是短期居住,裝飾物不會過於繁瑣,以簡單的畫作、燈具和植物來增添氛圍。 ● 材料考量:在短期居住的前提下,材質選擇不會過於昂貴,但仍需要耐用,確保在搬家或調整家具時不易損壞。 |50萬預算:長期舒適的高品質設計 如果你打算在同一空間居住3至5年,那麼50萬台幣的預算允許你選擇更高品質的家具與軟裝設計。這樣的設計會更多考慮居住舒適性,並選擇具有設計感的家具,打造出一個溫馨且適合久住的環境。 ● 家具選擇:這個預算範圍可以加入一些訂製家具,這不僅增加了個性化元素,還能提升整體空間的質感。例如,訂製的沙發、床具或書架可以根據空間大小量身打造,並選擇較高檔的材質。 ● 空間感與舒適度:空間佈置上會更加講究功能區的分配,確保每個角落都能得到有效利用。例如,寬敞的客廳可以配置舒適的沙發和高品質的地毯,營造出放鬆的居家氛圍。 ● 耐用材質與細節:長期居住意味著對耐用性要求更高,因此選擇質量較好的材料至關重要。無論是家具的結構還是布料的選擇,都需要能夠應對3-5年的日常使用。 |如何在預算內取得最大化效果 無論是30萬還是50萬的預算,都可以通過精心策劃和合理配置,來達到最佳效果。以下是一些在有限預算內最大化效果的小技巧: ● 根據居住需求,將預算投入到客廳、臥室等高使用率區域,這些地方的布置對居住舒適度影響最大。 ● 選擇多功能家具如沙發床或可以調整的桌椅,不僅能節省空間,還能根據不同需求靈活使用。 ● 用少量但具有個性的裝飾物來提升空間的氛圍,避免過度裝飾導致視覺疲勞。 無論你是打算短期居住,還是尋求一個長期舒適的居所,30萬與50萬的預算都能幫助你實現不同的軟裝設計需求。關鍵在於根據居住期限、預算以及個人風格進行合理的規劃與設計,這樣才能打造出符合你生活方式的理想居住空間。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在未來的軟裝設計中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LINE立即諮詢:@doupdeco 前往預約「空間軟裝設計」或是看更多「空間軟裝設計作品」 DO UP 軟裝設計公司 致力於將軟裝設計美學帶入空間中。 提供專業價值的軟裝設計服務,藉由具有設計感的訂製家具家飾品,佈置出有質感與功能兼具的空間。 觀看服務流程|聯繫資訊:02-7728-6213|臺北市內湖區東湖路113巷49弄36號(預約制)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