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多巴胺色系呢?近期時尚圈掀起一陣新色系的風潮,此熱潮正在延燒到室內軟裝設計中,此新色系標榜能夠刺激大腦分泌能讓人感到快樂的激素,因而以此為名,那就是 –「多巴胺色系」!對於宅妝設計而言,空間中的色彩所能帶來的情緒共感是十分重要的關鍵,而設計界的流行趨勢是日新月異的,不同領域之間的設計都會相互影響。如今衣著上的多彩繽紛要如何運用於居家佈置當中呢?如何在空間規劃階段就決定好分區色調,以及利用室內擺設來為空間增色?今天DO UP就要帶著大家來解密「多巴胺色系」的佈置訣竅,趕緊看下去吧!
(photo via The Design Files )
|「多巴胺色系」的由來與運用
「多巴胺色系」的源頭,來自於美國時尚心理學家Dawnn Karen提出:穿著鮮豔大膽色系,且具有搶眼花色、圖騰的衣物,能幫助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種能提振情緒,讓人感到愉悅歡快的激素,因此有在關注時尚圈的人,肯定有察覺到近期時尚界的繽紛風潮,對於色彩的運用更加果敢與前衛,甚而影響到網紅們也紛紛上傳多巴胺色系穿搭示範。近日發布上架的IPHONE 15也加入此行列,釋出了幾款帶有多巴胺色調的機身顏色,讓人看了都忍不住想擁有!
(photo via pinterest )
同是色彩的心理學研究,同樣可以運用於室內空間設計上,即便原有空間已是簡約的北歐風格或者素練的日系風格,偶然為空間置入些許具有正能量的亮色系,也能一掃空間低迷的氛圍,近期許多家居品牌也紛紛加入此行列,推出亮色系的家飾單品,提供大眾更多元的選擇性,豐富家中佈置樣貌!
(photo via Better Homes and Gardens , The Design Files ,Bowerbird Interiors)
|運用色彩為空間風格加點「多巴胺」!
首先,讓我們先從空間中的大區塊開始思考起,不外乎是天地壁的色調,會第一時間傳遞情緒訊息給置身於空間中的人們,同時色調的運用也會影響風格上的表現。但讓我們暫且拋開簡約與大地色系的框架,試著讓亮色系進入空間中,第一步可以嘗試局部跳色處理,比如設計一面重點牆面,以「多巴胺」色系中常見的珊瑚橘、青草綠或者向日葵黃...等,進行鋪色點綴。此外,家中收納櫃體的櫃面,也是採用亮彩色系的好地方,讓壁櫃成為妝點空間的亮色盒子,減少單純作為功能櫃體的制式感。
此外,也可以藉由色塊來為區域做分區界定,比方為兒童書房漆上暖黃色,給予孩童輕快童真的閱讀環境,或者將家中的某一塊樑柱漆上暖橘色調,低調的表彰空間分區的劃分,在視覺上為空間帶來豐富的層次感,也能作為人們進入空間前的情緒導引!這些做法都是不需大興土木,只要局部更動,就能為空間氛圍帶來畫龍點睛的效果的做法,少許的變動就能為心情帶來愉悅!
(photo via domino magazine , r o o m d e s i g n b u r o , The Design Files ,Sight Unseen)
|以「多巴胺色系」思考軟裝設計,亮彩點綴空間
如果想要在不更動家中天地壁色調的前提下,跟上「多巴胺色系」居家的腳步,可以怎麼做呢?很簡單!就從機動性高,可移動的家具飾品著手吧!舉凡家中的大型家具如:沙發、單椅、燈具...等,到佈置角落點綴環境的藝術畫作、花器,甚而是餐桌上的碗盤器皿,都能藉由挑選亮色系單品,來為空間增添輕快活潑的氣息。在選購這些跳色的飾品配件之前,可以檢視家中的既有色調,挑選對比色系的配件,不同的配件之間若要擺放在一起,也可以多方組合比較,哪一種配色方案最得你心。
從這些範例圖中可以看到,即便牆面的色調保持著大地色系的簡約與寧靜,藉由大型家具的色系、地毯的圖騰抑或是畫作色調的搭配...等,都能讓原先素淨的空間有了朝氣,由於家具飾品的品項十分多元,為了避免挑選時產生混亂,會建議先從量體最大的單品開始做設定,讓多元的色調也能具備主次關係,同時可以試著考慮不同的造型與線條,會如何影響色彩的視覺感,比如帶有橘色框線的燈飾,雖然亮橘色是搶眼的跳色,卻因為簡練的線條感而削弱了張揚感,反而與綠色調的餐桌單椅相得益彰,產生令人振奮的氛圍。
(photo via taylor wright , Loods ,WordPress , HOMMÉS STUDIO)
延伸閱讀:想要增加自己的佈置美學?這些 Tips 學起來!
延伸閱讀:適度的空間留白讓空間佈置的氛圍動靜皆宜,隨性轉換裝飾面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O UP 軟裝設計公司 致力於將軟裝設計美學帶入空間中。
提供專業價值的軟裝設計服務,藉由具有設計感的訂製家具家飾品,佈置出有質感與功能兼具的空間。
看更多作品|看我們的服務流程|聯繫資訊:02-7728-6213|臺北市內湖區東湖路113巷49弄36號(預約制)
最近有一種新的家居風格蔚為風潮,韓劇每天都在熱播,室內軟裝設計也掀起一股韓流啦!我們時 常聽到的Décor Planner,也經常會從戲劇中擷取宅妝設計的靈感,很多時候想要改變空間風格,不需要大興土木,反之藉由輕裝修以及居家佈置就能有顯著的效果了!而韓系居家風格在軟裝師眼中,具備哪些必備條件,又有哪些可以立即見效的訣竅呢?今天DO UP就來為大家解密,快快學起來,一起提升家配美學吧!
( photo via Hao )
| 色調單純,以米白色、奶茶色為主
觀察韓系風格的居家空間,會發現常將空間色調調降到2-3種,並且以米白、奶油或者鵝黃色系為主,以相近色系相互搭配,視覺上以協調為主軸。在一些小擺件的色調上,可以試著選擇淺灰或者木質色調,抑或是選擇低飽和度的藍灰、綠色、暖橘色系配件,藉此維持空間的暖調性。若覺得單一色系略顯單調,在塗料上可以選擇具有特殊紋理的款式,增加牆面視覺上的層次!
( photo via etsy , bubbliblobb ,m.ggumim )
|以弧型線條柔化視覺,自然素材增添質樸氣息
此外,在空間那天地壁區塊會保持整潔,不會以雕刻線版做裝飾,而在局部以弧形天花來增加空間 柔和線條會是加分的做法。若是不想更動硬裝區塊,也可以藉由家具的造型來讓空間線條具有變化,比如選用具有圓滑曲線的沙發、桌椅、燈具與櫃體...等。藉由家具的曲線表現來柔化空間氛圍,是非常具有效用的做法喔!韓系居家喜愛以圓形餐桌取代方形桌,一方面也可以讓動線更具有多向性,同時減少餐桌佔據面積。空間中的擺件材質,也多會選用自然材料製成的款式,比如木材質或者藤編材質,為空間注入質樸生機感,營造愜意舒適的氛圍。
( photo via pinterest ,Twitter , Urban Outfitters , homify )
|適度留白空間,營造舒壓氛圍
最後一個小訣竅,切記不要將空間全部擺滿!若希望空間能像韓系風格居家一樣,帶給人舒壓的感覺,就要適度在空間中留白,牆面只需要採用局部裝飾的做法即可,不同的擺件之間建議相隔一段距離,讓留白的牆面給予視覺休息的空間,同時可以避免過多的裝飾干擾了整體風格形塑。而在裝飾時,可以試著擺放對個人而言有意義或者故事的物件,讓空間更加具有獨特性以及生活感,讓人看了就想在其中停留、休憩片刻,這就是韓系居家的魅力來源!
( photo via pinterest , u s a g i , y u y a )
空間中的軟裝設計不僅僅是運用於居家佈置,也包含店鋪的空間規劃,為品牌的店面規劃出能夠展現品牌精神的風格設計,藉此優化消費者體驗。Prada,作為精品界無人不曉的品牌,今年於倫敦的精品百貨Harrods開設了一間咖啡廳,經由風格整合重現了Prada的視覺標誌,包含擺設挑選、色彩配置、餐具的選用以及氛圍營造,都表現出品牌的語言,以及回應世界的獨特角度,趕緊跟著DO UP來一睹Prada Caffè的風采!
Harrods是英國倫敦擁有近兩百年歷史的一間百貨公司,館內建築擁有獨特的埃及風格裝飾,瀰漫者一股異國神秘情調,成為許多時尚精品開設快閃店的首要據點。此次Prada Caffè屬於慢閃咖啡廳,坐落於漢斯路轉角街邊,其中內裝色調與百貨原有的建築線條形成鮮明對比,令人經過也很難錯過!此次的Prada Caffè以米蘭最古老的甜點店Pasticceria Marchesi為設計藍本,將米蘭最經典的裝飾設計帶入倫敦,而室內的牆壁天花板、天鵝絨沙發與扶手椅,都採用Prada的品牌經典色 — 帶點薄荷色調的淺綠色,地板磁磚則重現了位於米蘭艾曼紐二世迴廊,歷史悠久的Prada專門店的黑白格地板,有無限懷舊之感,也提煉出一種復古摩登氛圍。
此外,基於致敬甜點店Pasticceria Marchesi的心意,店內除了品牌標誌的薄荷綠以外,也採用了該甜點店常用的鼠尾草綠、草綠色...等色調,座椅以還選用天鵝絨布料,提升精緻尊榮感。而展示甜點的長型櫃檯採用大理石材質打造,下半部則回應空間色調,以淺綠色石材做搭配,帶出一種精緻與野性的衝突美感,燈光照耀在石材表面也創造出色彩漸變的迷幻效果。
而Prada Caffè 的餐具選用想必也十分講究,特別選用來自日本的古代青瓷器質感餐盤,搭配帶有黑色裝飾線條的藍綠色圓盤,十分雅緻。杯具則選用吹製玻璃材質,視覺感清瀅透亮,而刀叉銀器上頭還有類似三角形的輪廓巧妙呼應著Prada的三角品牌識別。這麼精緻的慢閃咖啡廳,如果人就在倫敦,怎麼能錯過!注意!一直到2024年1月7日,Prada Caffè都會一直等著我們前去一睹風采,是不是想趕快訂起機票了呢!
Prada Caffè
營業期間|2023年3月31日~2024年1月7日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六 09:00~21:00;周日 12:00~18:00
(All photo via Prada Caffè )
藝術與風格家具設計經常是不分家的,如今的家配師更加注重在思考空間規劃時,挑選具有藝術美感的家具配飾來妝點空間,其中居家佈置與商業擺設都會因應不同的風格設計,而有相異的家具挑選取向。空間佈置師需要多涉獵多元風格的家具設計以及藝術家作品,才能持續為空間注入新的活水,提升家配美學以及商業陳列美學。今天想為大家介紹一位來自日本的陶藝家 —Yuko Nishikawa,她以紙纖維與陶土媒材做結合,推出一系列的吊燈作品,靈動的造型與錯落的分佈, 推疊出有如夢幻森林的景象,趕緊跟著DO UP一起看下去吧!
Yuko Nishikawa出生並成長於日本東京以南的一個海濱小鎮,爾後至紐約研讀室內設計,於2002年畢業於紐約時裝技術學院,當時針對法院、醫院與聯邦大樓的空間設計進行研究調查,並協助紐約的工作室品牌如: Clodagh、Bilhuber Inc. 和Alexandra Champalimaud等,進行空間規劃與室內風格設計。
擁有室內設計背景的Yuko Nishikawa,曾為輕奢風格的家居品牌-Donghia進行家具與燈飾設計長達九年的時間,過程中學習了各種工藝技法,包含玻璃、木工、金屬以及漆器或者皮革,與此同時也默默的發展著屬於自己的陶藝工作室。
目前Yuko Nishikawa與朋友們一同於紐約布魯克林威廉斯堡工業區的工作室進行創作,她將此空 間命名為森林,寄託萬物生長、滋養生命的寓意。同時也是激發好奇心與勇於創造實驗的場域,基於其室內設計背景,Yuko Nishikawa的陶瓷作品將雕塑與家飾配件做結合,可以視為一項藝術作品,亦具有功能性。風格上以色彩豐富、質感活潑立有一席之地,旨在創建一個屬於夢裡的情境,與人愉悅輕盈的感受,讓人得以悠遊徜徉於其中。
|You See a Sheep 照明系列
You See a Sheep為一組照明系列,燈罩外殼以紙纖維融進陶瓷漿中,藉此塑造出具有紙質感的陶瓷外殼,並以手捏陶技法中的泥條技法,以盤繞的方式形塑多變靈活的造型,等待陶瓷稍微乾燥後,在進行切洞的步驟,讓光芒能經由孔洞溫和的散發出來。Yuko Nishikawa 表示,此系列是受到Antoine de Saint-Exupéry 的《小王子》以及古川秀夫的《Model T Frankenstein》所啟發,想 表達我們所想像的一切,都存在於我們的感知中,換句話說:想像力就是我們的超能力!
(All photo via Yuko Nishikawa)
空間氛圍的營造,可以仰賴空間陳設來完整,對於空間佈置師來說,無論是居家佈置或者商業擺設,都會先擬定一個主軸來進行發想。在主軸上,挑選合適的家具搭配,並達成風格整合的任務,便能讓空間自行產生故事以及氛圍。不同的家具在空間中,擔任的角色也不大一樣,可以賦予空間不同的美學提升,其中燈飾是許多軟裝師用來提升空間精緻度時,常會用心斟酌的家具之一,今天DO UP想帶大家來看看一個收藏已久的燈飾品牌 — HILLIARD LAMP,該品牌著眼於工藝之美,並賦予其簡約優雅的造型線條,能賦予空間高雅大器之感!
HILLIARD LAMP由Noel Hilliard 和Janene Anderson Hilliard 創立於1975年,他們相遇於1974年,在 洪堡洲立大學的藝術課堂上,驚喜地發現雙方都對於訂製燈飾有相同的信念與濃厚的興趣。在他們的協作之下,為燈飾領域創造了許多雋永的火花,對於燈飾的藝術性與功能性的兼備,有著嚴苛的標準,而如今HILLIARD LAMP的主持設計師便是他們的兒子— Samuel Hilliard ,傳承延續著他們的精神。
Janene Hilliard熱愛從世界各地的文化古物中尋找靈感,並且專研於玻璃工藝,經常將彩色玻璃工藝運用於燈飾設計上,而Noel Hilliard則是喜歡將古老的玻璃工藝與青銅材料做結合,激盪出新穎的形式。1978年,Noel Hilliard於自家後院製造了一個鑄造熔爐,自行投入了青銅燈飾底座以及玻璃飾面的製作過程,因此HILLIARD LAMP 出產的燈飾,可見手工藝製作的獨特美感,令人愛不釋手。
對於首席設計師Samuel Hilliard 而言,他曾分享決定設計的兩個關鍵問題便是:「設計中感興趣的元素是什麼?」以及「設計需要提供什麼功能?」。單一偏重於藝術設計層面或者功能性並非HILLIARD LAMP的信念,在設計燈飾時,同時考量到市場的喜好度,以及對於使用者的體貼度,從中實現自己對於藝術性的渴望,才能成就專屬於HILLIARD LAMP的燈飾。而Samuel Hilliard也表示,在選購燈具時,可以先考量希望燈具照亮的區域範圍,來決定其尺寸大小,因為HILLIARD LAMP的底座尺寸都是可以訂製的,讓燈具在空間中不顯得突兀,反之能為空間美學加分!
(All photo via HILLIARD LAMP)
許多人會好奇如何能跟家配師一樣,對於空間規劃與居家佈置總有源源不絕的靈感,或者對於家配美學具備獨立的觀點與思維呢? 其實軟裝設計與一般室內設計不盡相同,相較於後者必需繪圖以及工程的進行來完成,空間陳列可以仰賴局部物件的更換來提高整體氛圍,今天就讓DO UP來跟你們說一些宅妝能力養成的小技巧,讓我們一起培養獨到的空間美學觀點!
(photo via Schurka)
『學習軟裝相關課程』
現在坊間開始有一些軟裝設計的相關課程,會將軟裝設計所負責的區塊,分堂詳盡的介紹與引導學員,從色彩、造型線條、不同風格元素...等,在理論性的課程結束之後,也會實際帶著學員們在空間中進行練習與活用,系統性的教學課程可以讓我們更清楚,第一步可以從哪裡開始著手,而不會如同無頭蒼蠅一般,不知道從何起頭,也不知道該如何調配優先順序。所以對於有意願深入軟裝設計的人,很推薦去搜尋軟裝課程來進修喔!
(photo via Dorcas)
『翻閱軟裝雜誌、追蹤軟裝相關部落客』
如果不想以修習課程的方式來培養美學能力,也可以自主尋找室內設計或者軟裝設計相關雜誌,於日常中多加翻閱,比如:ELLE DECOR , MILK DECORATION ...等紙本雜誌,或者網站式的平台比如 : Yellowtrace , Sight Unseen, Designboom …等,都可以從裡面更新到最新的軟裝設計潮流,以及最新的家具設計單品!觀看世界各地不同的設計風格與邏輯,也能不斷給予自己新的刺激,擴充了自己的視野與資料庫後,也能在需要靈感時有更多的素材可以提取運用喔!
(photo via Vogue Australia)
『多多認識設計品牌』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是,軟裝設計非常看重家具的搭配與陳列,因此對於家具設計品牌的認識越多,也就更能展現多元的裝飾面貌,家具涉及的層面很廣,不僅僅是大型的家具如:沙發、餐桌、單椅,還包含了燈飾、布藝織品、花器香氛...等小型家飾配件,甚至是餐桌上的刀叉或者餐桌布,都能成為宅妝的細節與亮點。承上一點所說,持續藉由軟裝雜誌、軟裝設計相關網站或者部落客...等,都可以從中獲得許多家具品牌的資訊,一開始不妨先從自己會喜歡的品牌開始關注,進而擴大自己涉獵的範圍,欣賞不同風格的家具,慢慢的會從中建立自己選擇家具的美學觀點,也能靈活搭配不同品牌的家具在一個空間中!
(photo via aspiremetro)
『從日常生活培養美感』
如何從日常中培養美感呢?其實在日常玩樂時,比如去外縣市挑選居住的民宿時,或者在選擇美食餐廳以及咖啡廳時,都可以選擇在空間的裝潢與陳列上,具備獨到的設計美感的空間,藉由親臨現場來感受不同的空間風格,帶給自己的感受,觀察其中暗藏了哪些巧思,這些身體記憶都會留存下來,成為自己的美學涵養。
(photo via Liu Pinxuan,Zev)
『保持對於空間與環境的敏感度』
在經過上面所陳述的幾個小訣竅訓練後,慢慢的就會提高對於空間與環境的敏感度,比如對於空間色彩的配置,怎樣的比例會是恰到好處的,以及空間線條的組成,會帶給使用者怎樣的感受,或者如何在材質的運用上回應想要塑造的氛圍...等,這種敏感度是身為軟裝師十分必備的能力,才能從細微處進行更換與調整,進而大大的提升空間的質感,因此才會有人說軟裝師就如同空間的魔法師!
(photo via vjeranski , Posh Pennies)
『培養個人興趣,對生活抱持期待,進而展現於空間中』
最後最後!個人的美學的展現,其中必定表達了個人對於生活的期待與想像,而這些藍圖也會展現個人所熱愛與關注的事物,這些都是無法被複製的獨特性,因此培養個人的興趣,並且持續對生活投注熱情與期待,並將這種能量散佈於空間中,比如花藝的學習、飲茶習慣的養成...等,甚至是對電影的熱愛,進而讓空間暗藏一些電影場景的重現,都可以讓空間擁有個人的故事性,這些都是個人美學的展現喔!
(photo via etsy ,vtwonen)
宅妝設計就如同為空間添加妝彩,而家配師就是點亮空間的彩妝師,不僅需要細察空間獨到的條件特質,也要能突破既有的風格設計,保持對於創意表現的熱情!色彩對於空間規劃來說,是定調空間氛圍的第一步,其中能夠揮灑色彩運用之處,不僅僅在於壁面,也包含居家佈置擺設,而在思考色彩配置時,除了以不同色系相互堆疊來表現家配美學,其實僅僅用單一色系也能為空間製造驚喜,今天就跟DO UP一起來看看如何用一種顏色,為空間換上新妝!
(photo via SecondStreet)
首先,從最直覺的壁面色彩來看,現代人居多更加偏好有別於白牆的色彩牆面,各種飽和度與彩度 的色調漆料廣見於市面,而有著強烈個性的特殊色調,除了全室鋪蓋以外,其實還有其他更巧妙的 設計,試著將特殊色調轉化為空間的視覺引導,以區塊式的思維來進行配置,並以黑、白、灰或者 大地色系來予以搭配,如此一來可以減輕整個空間都是飽和色調所帶來的視覺疲勞,同時也讓空間 的主題性更加明確。確定了空間的主題色後,將放置於其中的每一個傢俱配件視為單獨的視覺落 點,並以錯落的節奏來回應空間的主題色系,比如黃色牆面搭配黃色的燈罩、抱枕以及蓋毯,粉紅 色的牆面搭配粉色系的花器...等,如此一來視覺能在空間中的不同角落看到同一種色系的呼應,空間的氛圍也能在諧和中增添趣味感。
(photo via DIY Home Decor , Scandinavia Standard )
除了壁面能夠成為表現單一色彩主題的介面,其實運用櫃面的色彩來彰顯也是一種做法。為家中櫥櫃、書櫃等櫃體的櫃門,賦予其特殊的跳色,並藉由家具單品予以呼應,即便牆面維持全白,也不會讓空間顯得過於蒼白無趣。加上櫃體通常為狀如方塊,予以其彩度較高的色彩,也能滿足為空間 注入活潑色塊的創意思維。
更進階的做法,也能運用具有凹凸肌理、色澤變化的異材質來提升空間的色彩美學,比如在牆面上 局部貼附特殊色磁磚,或者利用半牆高的特殊色線版,來為空間增添設計感,甚至是將地面的磁磚 局部置換成與壁面同色系的磁磚,來製造牆壁與地面連成一體的視覺感,也是十分新潮且令人耳目一新的做法喔!
(photo via digsdigs, ime prezime , Birdsong Prints , Dezeen , rushi )
(photo via designboom , Design Milk )
理想的生活空間,應該囊括所有家庭成員的期待,家配師在思考軟裝設計時,也會試著藉由擺設挑選以及空間佈置,來整合成員們的所需與喜好。在有兒童的家庭中,孩子們的物品經常會漸漸佔據 很大一部分的家配美學版圖,尤其是陪伴孩子們成長的玩偶玩具,是必不可少的元素,而有沒有可能讓這些孩童的成長玩伴也能成為居家佈置的一部分,並且不會與原有的風格設計太過違和呢? 答案是:有的!今天DO UP就要為大家介紹一個來自法國的玩偶品牌 — BigStuffed,看看他們如 何運用布料以及造型來守護孩童們的純真,以及成人們對於理想居家的期待。
BigStuffed,源於法國巴黎的家飾玩偶品牌,創立的起源亦如品牌予人的感覺一樣溫暖有愛,創立者Dana Muskat原先只是單純想為新生的姪女,製作一個能陪伴在側、任其舒適懷抱的布料玩偶, 當時的第一件成品是一隻白色的大章魚,進而又為她最好的朋友的新生兒製作了一頭白化鯨魚。這 些手工製作的玩偶乘載了Dana Muskat對於新生命與其父母的愛,漸漸成為一種表達愛意的傳統, 這樣的精神也在無形之中傳遞給了更多的人們。
因此於2014年,Dana Muskat正式成立了BigStuffed品牌,旨在讓更多的人能藉由這些經由手工製 作,且在布料的選擇上對嬰童完全友善的布偶,來傳遞心中的祝福與愛意。此外,藉由白色布料製 作的動物玩偶,也具有紀念白化動物的意涵,每一種動物玩偶皆有著獨特的外觀與下垂的眼睛,使 其表現出具有情感且友善的性格,讓人一見傾心。
BigStuffed的郵寄範圍可達全球,因此無論是身處何地的孩童,都能親自體驗這些動物玩偶的魅力。 不過目前BigStuffed並無接受客製化訂單,以品牌釋出的款式為主要銷售項目,在清洗上,由於內 部有軟性填充物的關係,為了養護其彈性,會建議以雙手洗滌,避免洗衣機的力道減短其使用效 期。接下來讓我們來欣賞一下誕生於BigStuffed的靈動玩偶吧!
灰茸茸、匍匐於地面躺臥著的螃蟹,具有鮮豔的橘色螯爪,柔和的灰與柔軟的身軀,彷彿都在邀請 孩子們舒適的擁抱他。乘載著夏日海灘的記憶,回到手裡拿著水桶與漁網遊玩的片刻,從螃蟹玩偶 的湛藍雙眼中,彷彿能看見最美麗的海底故事。在尺寸在有不同的大小可供選購,可以作為孩童的床伴,也可以成為孩子們的坐騎。平時放置於家中沙發或者臥榻,也能成為家中獨特的吉祥物。
接下來是雪怪!一個傳說能在喜馬拉雅高峰的暴風雪中,留下巨大腳印的遠古生物,具有蓬鬆的毛 髮,眼神無辜稚嫩,保有著一顆赤子之心的雪怪,絕對能滿足孩子們的幻想,並成為他們的最佳玩 伴。以嶄新的面貌重新打造雪怪的形象,此玩偶僅有45公分高,對於孩童來說並不會過度壓迫, 也能輕易抱起,隨時準備好陪著孩子一起展開冒險!此款雪怪玩偶具有兩種毛髮顏色,紅土雪怪以 及冰藍雪怪,毛髮以純羊毛製成,材料的選用上純粹的令人安心,無論是大人或小孩,如何能抵抗 得了他的魅力!
(All photo via BigStuffed)
(photo via Flexa)
一轉眼,又到了2022年底了,在跨入2023年的前夕,家配師免不了都得關注一下關於明年的趨勢色調,每一年諸如PANTONE , DULUX...等品牌,都會釋出品牌預測的趨勢色,提供思考宅妝設計時的參考。色彩對於空間風格佈置而言,擔任了建立第一印象以及經營氛圍的重責大任,除了居家佈置以外,商業陳列設計也經常會藉由色調的轉換來回應當季主題性!色彩的組合若得宜,整體空間的風格整合也就成功了一半,今天DO UP就先帶大家來看看DULUX得利所釋出的2023趨勢色調,想為住家換個新氣象的人,趕緊看過來喔!
(photo via Flexa,DULUX)
有鑒於這兩三年來,全球長期處於疫情的緊張氛圍下,身處於後疫情時代的人們,想必是對於自然、自由更加嚮往,因此得利今年將目光聚焦於自然中的色調,鼓勵人們將這些色彩引入室內,使空間重獲生機與生命力。以「野麥黃」作為2023年度的主色調,並以此色彩為基礎延伸出四種不同 的色彩組合:青森色盤、花舞色盤、大地色盤、濱海色盤,得利將這些色盤定位為:「隨心而野」,期許能回應人們回歸自然的渴望,讓所處的空間也能賦予人舒壓之感。
|青森色盤
(photo via Flexa)
「青森色盤」以森林的色調為靈感,以多種不同層次的綠色調來堆疊鬱鬱蔥蔥的自然調性,綠色也能帶給人和平寧靜的感受,而主色調野麥黃與綠色地的混搭,得以賦予空間沈靜愜意之感,其中不失活潑感,帶給人樂觀與慰藉。
|花舞色盤
(photo via Flexa)
「花舞色盤」提醒了我們繁茂而多元的生態系中,有著豐富的花卉植物,以暖色為主調,令人彷彿 置身於百花齊放的花田中,喜歡讓空間多點活力感的你們,可以經由於「花舞色盤」中提取幾種顏 色使用於空間中,能賦予空間歡愉的氣息。而「花舞色盤」中的許多色彩,也十分適合以局部跳色 來妝點空間,營造視覺的焦點!
|大地色盤
「大地色盤」由大地色系、中性色調組合而成,色彩中都帶有一種高級灰,呈現出大自然質樸的材 質色調,靈感來自稻草、小麥、原木的天然原生色彩,帶有些許野性氣息,流淌於空間中。儘管色 彩濃郁,卻是中性的暖調,一同使用於空間中不至於導致視覺上的紛亂,反而會有種置身於曠野之感
|濱海色盤
(photo via Flexa)
「濱海色盤」關注了海洋潮汐的韻律節奏,以藍色調為輔,襯托野麥黃的輕盈感,深淺不一的藍與灰形成平衡的節奏,在空間中自然的流動著,帶給人心曠神怡的清新感受。在空間中使用色彩時, 別忘了利用小物的搭配來完成色彩搭配,於立面中挑選2-3種顏色組合即可,其餘的色彩可以藉由碗盤、織品...等物品來安插於空間中喔!
(photo via paletteandparlor )
室內空間的風格日新月異,各類家具單品的設計也總是推陳出新,而軟裝師在設計空間陳列時,也得致力於從龐大的資料庫中,搜尋獨特的單品互為搭配,無論是商業擺設或者居家佈置,都十分看重家配師風格整合的能力。而在萬千設計家具中,經典會永遠留存,也能與新推出的款式相互搭襯融合,建構出理想生活的樣貌。今天DO UP要為大家介紹一位保留了現代主義的簡約美學,並著力於讓家具的功能性貼近人心的設計師 — Milo Baughman,此為設計師的作品擁有亙古的美,至今有許多作品都被博物館收藏起來了呢!
(photo via Thayer Coggin )
Milo Baughman於1923年出生於堪薩斯州,成長於加利福尼亞州長灘,在13歲時共同參與了家庭住 宅設計的過程,從此為他的設計之路種下種子。在經歷二次世界大戰後,歸國的Milo Baughman全 心投入學習建築設計,在24歲時便成立了屬於自己的建築事務所,並且展開創造當今「加州現代美 學」的旅途。
(photo via Thayer Coggin )
直至1953年,與家具製造商Thayer Coggin的合作成為關鍵的動力,使 Milo Baughman轉而致力於 發展家具設計,並且以住宅家具為主。Milo Baughman當時設計出了許多永垂不朽的單品,Thayer Coggin至今也依舊生產著出自Milo Baughman之手的家具。Milo Baughman的設計理念,包含反對 誇張與特殊的設計,反之以使用者舒適度為核心考量,喜愛以堅固光滑的扁鋼鍍金屬來製作椅腳、 桌架,致力於將金屬材質帶入大眾的居家生活中,而非僅存於商業空間中。Milo Baughman曾表示 :「設計過於誇張的家具,固然有趣,但往往只屬於博物館」,在滿足功能性的理念之下,Milo Baughman亦不曾減弱他的創造力,在材料的使用上處處可見現代材料的靈活運用,並且創造出美 國⻄海岸的活力與輕快風格,為現代美學尋得新的平衡。
如上方左圖的桌子,以圓柱光滑的形體吸引目光,接縫處以手工精心焊接、打磨與拋光,使其具有 一體成型的美感,表層塗上青銅質感,並以手工拋光,些微氧化的銅綠色調使其具有不凡的氣質。 下方設有調平地板的滑軌設計,可以適應不平坦的地面。而右圖的1188 椅被Milo Baughman選為最 喜愛的椅子,同樣具有青銅質感的椅腳,表現精緻而古樸的氣息,杜絕機器製造的死寂感,並以具 有天然皺摺洗舊感的皮革作為飾面,讓自然的使用痕跡成為特色而非缺陷。
(photo via DESIGN WITH REA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