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小坪數房子成了許多首購族的首選,在室內坪數小的情況下,更需要良好的空間規劃設計,讓生活場域不僅能滿足居住者的需求,也能同時揮別擁擠感。除了在硬裝設計上,做好隔間、採光等規劃之外,軟裝師也會建議藉由家具挑選與空間陳列,來軟性設定動線走向,劃分空間區域...等,讓風格家具兼具實用功能性與美觀性,是提升家配美學的好方法!今天DO UP就要來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小坪數設計有哪些訣竅,趕緊記下來吧!
(photo via dezeen)
|小坪數收納是關鍵!利用畸零空間提高收納效能
小坪數裝潢中,收納設計是至關重要的一環,為了保持視覺上的整齊與延展,將雜物妥善收放於櫃體中,能讓空間看起來擴大而不擁擠。在小坪數收納上,可以捨去過多裝飾性的設計,一切以簡約為原則,亦可節省裝潢成本。在收納櫃體上,可以經由客製化訂製,來安裝提高收納效能的櫃體,亦可藉此活用室內畸零空間。隱藏式與展示櫃的比例上,前者可以提高一些,方便收納雜物,而展示櫃則可以增加空間擺設美感,同時開放式的視覺也能增加寬敞感。
此外,善用垂直面的收納也是個重要的訣竅,讓櫃體從地面延伸至天花,可以有效增加收納空間,或者採用一櫃兩用的設計,比方說電視牆不靠牆面,於背面結合書櫃或者餐具櫃體,盡可能將功能性設計予以整併,是個釋放空間,增加生活品質的好方法!
(photo via dudasenna , instagram)
|淺色系空間,營造無壓舒適感
空間中的色彩規劃,也會影響我們身處於空間中的體感,在小坪數房子中,採用淺色系來做佈局是絕對不會出錯的!尤其是在大面積的範圍上,比如牆面與地面的色調,會建議採用相近色系的色彩,能讓視覺有延伸感。而在家具的配色上,可以對應空間整體色調,零星的選用對比色系的款式,增加空間的活潑度,以及色調的層次感,可以避免視覺上過於單一、平面。
小坪數裝潢經常能見鋪設木地板的設計,由於木材質本身帶有溫潤舒緩的氣質,因此可以杜絕冰冷感,為空間注入暖意,那麼在選色上,當然也會建議選用暖調、淺色系的木紋囉!
(photo via Jetsam Made , Apartment Therapy , Architectural Digest)
|開放式格局獲得延展,避免複雜動線
小坪數空間中,空間的劃分是一門大學問,為了讓空間更顯寬敞,會建議採用開放式空間設計,減少隔間牆的阻隔,能有效讓視覺感獲得延伸。具體方法就是讓空間的隔間減少到公、私領域的劃分,而公領域的客廳、餐廳與廚房...等區域,可利用可活動的家具來做軟性區隔。此外,家具的擺放位置也需要考量到行走動線,在小坪數設計上,減少動線的複雜性可以提升空間的使用效率,仔細考慮各分區的順序配置,不僅可縮短各領域之間的行走距離,也可以讓各分區更為獨立。
(photo via HomeAdore , Decoholic | Home Decorating Ideas)
|良好採光引光入室
最後!如何避免小坪數房子中的陰暗擁擠感呢?空間中的人為照明會建議採用坎燈或者壁燈來增加明亮度,此外,更有效的方法就是,必須預留良好的採光面!自然的日光照耀,能賦予空間輕盈透淨感,加上空間坪數小,若能引光入室,也能減少大型燈具的使用,讓空間更顯簡約寬敞。
(photo via Dezeen , 2Modern )
延伸閱讀:用不一樣的書櫃設計,提亮空間好實用!
延伸閱讀:居家也能有OUTDOOR感,三個元素輕鬆搭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O UP 軟裝設計公司 致力於將軟裝設計美學帶入空間中。
提供專業價值的軟裝設計服務,藉由具有設計感的訂製家具家飾品,佈置出有質感與功能兼具的空間。
看更多作品|看我們的服務流程|聯繫資訊:02-7728-6213|臺北市內湖區東湖路113巷49弄36號(預約制)
中古屋,雖然有著年紀,同時也有著源源不絕的生命力。它紀錄著老時光的歡樂和溫暖,也接納新生活的憧憬與期待。中古屋就是這樣,有著令人著迷的魅力,融合著復古與現代的氛圍,同時又記錄著每刻的幸福時光。
好不容易買到心儀的中古屋,接下來該怎麼開始呢?
中古屋翻修的費用要怎麼估計?裝潢時間要多花久?
如果有壁癌、老舊管線呢?硬裝、軟裝傻傻分不清楚?
中古屋裝潢順序是什麼?注意哪些細節才不會多花冤望錢?
家具家飾怎麼挑選才能不踩雷?空間佈置有秘訣嗎?……等等
十萬個為什麼瞬間浮出腦海,不要擔心,跟著DO UP一起來一步步來破解。
預計住5年還是10年,裝潢方向可是大不同喔。
如果只住5年,那你最在意的會是什麼呢? 是將所有管線全部打掉重新安裝?還是將管線稍加整理使其通暢沒有異味,然後將更多的預算投資在一張舒適的椅子、沙發或床,下次搬新家時,將這份舒適感保留並延續下去。
好不容易能擁有自己的小窩了,當然希望可以過有品質的生活啊,但已經沒有足夠的預算將全屋重新裝潢,怎麼辦?這時候軟裝就是很好的選擇,運用軟裝的小預算大改造。
在過去DO UP承接了不同類型的中古屋案件,協助客人將老舊的中古屋,通過軟裝來進行佈置,調整成小資族也能輕鬆擁有心儀的空間風格,創造舒適的生活空間。
老屋翻修還有哪些注意事項?防火防焰,地板貼膜材質選擇?更多眉眉角角經驗分享都在我們的活動講座裡。
讓DO UP與妳一起打造美好的居家生活,生活是講究不是將就。這次我們舉辦了一場中古屋軟裝及裝修的分享講座,歡迎有興趣正在看房,正在苦惱的大家,可以來聽聽看~
活動報名資訊
活動時間:2023/11/17(五) 19:30-21:30
活動地點:臺北市中正區開封街一段40號4樓
活動嘉賓:DO UP創辦人- 戴培珊 / 人若制作負責人-孟令昶
票價:$300 / 位(報名成功且完成報到程序,附贈小餐盒)
活動通報名連結: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3103103333286931320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O UP 軟裝設計公司 致力於將軟裝設計美學帶入空間中。
提供專業價值的軟裝設計服務,藉由具有設計感的訂製家具家飾品,佈置出有質感與功能兼具的空間。
看更多作品|看我們的服務流程|聯繫資訊:02-7728-6213|臺北市內湖區東湖路113巷49弄36號(預約制)
空間佈置的巧思百百種,有趣之處便在於利用風格不同、材質各異的物件進行妝點,有時候需要一點勇氣,一點實驗精神,就可以讓空間變得吸睛!家配師在進行擺設挑選時,也會多方涉獵不同品牌的家具飾品,試圖從中搭配出別出心裁的組合。今天DO UP想為大家介紹一個有趣的家飾品,以花藝來妝點空間,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藉由花朵的姿態與色彩來襯托家具搭配的美感,是不可忽略的技巧之一,但是用「樂高」來拼裝花朵,組成一盆桌花,這樣的作法是不是令人耳目一新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可以如何利用「樂高花」來為家配美學加分!
(photo via Flickr , ramblingbrick)
|樂高小歷史
提到樂高,大家會出現什麼畫面呢?很多人都會以樂高來統稱積木類型的遊戲,但其實樂高本身是一個品牌的名稱,誕生於1943年的丹麥。樂高創始人Ole Kirk Christiansen將丹麥語:leg 和godt 組合在一起,形成了「LEGO」,在品牌創立初期,以生產木頭製的積木玩具為主,直到1946年,Ole Kirk Christiansen決定投資轉型,從英國訂購了第一臺塑膠注射成型機,開始嘗試將木頭製的積木轉而以塑膠製成。1949年第一塊樂高塑膠積木誕生,並被命名為“Automatic Binding Bricks” 。在完成塑膠化的積木塊組製成後,樂高品牌開始將「系統」的概念植入品牌意象中,由於每一塊積木零件都能完美的被拼組搭配,越多的零件就可以完成越多的創意,販售玩具與販售創意之間,樂高選擇了後者。
直到1958年,樂高積木有了凸起管,徹底讓積木的可能性到達了新的高度,並為此技術申請了專利。利用眾所皆知的耦合原理,加強了積木之間的牢固度,並且克服了因零件過多而容易倒塌的缺點,進而容許積木搭建更加複雜的形體。自此之後,樂高便設計出各式各樣的模型組合,都可以藉由不同的積木零件慢慢拼裝而成,在樂高花出現以前,以樂高拼組而成的模型便經常用以作為空間的裝飾品之一!
(photo via Galaxus , Christianbook.com ,cottonfawnn)
|空間佈置好幫手 – 樂高花系列
2021年樂高推出了「樂高花」系列,引起了廣大的迴響,對於「黑手指」而言,樂高花成為拯救他們的救星,由積木零件拼組而成的花朵,不會凋謝枯萎,可以長久陪伴與妝點空間,也可以輕易隨性更換擺放位置。樂高花系列有著豐富的選擇款式,可以任由購買者自行搭配,使用於相異的時機與空間。其中包含桌花妝點款式,以及捧花款式,甚至也有出產乾燥花樣貌的款式!喜歡以綠植為空間增添綠意的人們,也可以選購盆栽景觀款式,以樂高觀葉植物或者多肉植物裝飾居家。
(photo via Sandra , Building Dreams, Zuais , C Fay)
|挑選一束樂高花 為空間風格大大加分
樂高花的花種也十分多元,有蘭花、玫瑰、向日葵...等,不同的花語可以用在不同的場合,也能讓購買者自行搭配色系,為空間注入亮點。花器的選用從玻璃材質到陶瓷材質都很合適,可以放置於餐桌上,為用餐增加儀式感,也可以放在客廳茶几、入口玄關...等處,歡迎回到家中的成員或者來作客的朋友們。樂高花具有直立型款式以外,也有橫放鋪設款式,也很適合放置於浴室中做妝點,塑膠材質花藝不用擔心濕度高的環境,十分便於清潔!看完樂高花的介紹,有沒有覺得很心動呢!在拼組樂高花的過程中,肯定也是一大樂趣!
(photo via the sobercurator , Dezeen )
延伸閱讀:居家也能有OUTDOOR感,三個元素輕鬆搭配!
延伸閱讀:用不一樣的書櫃設計,提亮空間好實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O UP 軟裝設計公司 致力於將軟裝設計美學帶入空間中。
提供專業價值的軟裝設計服務,藉由具有設計感的訂製家具家飾品,佈置出有質感與功能兼具的空間。
看更多作品|看我們的服務流程|聯繫資訊:02-7728-6213|臺北市內湖區東湖路113巷49弄36號(預約制)
KARIMOKU 是來自日本愛知縣的木製家具品牌,源於對木工工藝的理解與傳承,不斷嘗試打造出能實現功能性、環保、與令人使用上愉悅的家具。
COLOR WOOD 系列的桌子擁有獨特的筒狀腿,以多片板條,精巧地連接成錯綜複雜的角度,形成圓形的錐形底座,不僅精美細緻,對使用者也十分友善,桌子的桶狀腿和桌面可以輕鬆拆卸運輸,且有不同的高度與直徑可供挑選,讓使用者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更換桌子樣貌!
文字/DO編
有沒有看過一張弧線優美,座椅如張開雙翅的椅子呢?想必許多人都看過,但不一定每個人都知道,它可是出自於大師 柳宗理 的作品呢!
柳宗理是日本工業設計以及家具設計的大師,在現今許多產品都會以金錢利益為導向的扭曲價值觀下,柳宗理仍堅持「形隨機能而生」、「用即是美」的理念。柳宗理十分注重實用與美學,以及日本傳統工藝的結合,因此他的作品擁有天然極簡的線條,但又不失工藝手作的質感,柳宗理曾經說過:「手要用的東西 ,怎能不用手作出來呢?」
而讓柳宗理大放異彩,並且受到國際矚目的作品,就是這張「蝴蝶凳」,據說蝴蝶凳如蝶翼般飛揚的櫸木片,是無意間「折」出來的呢,柳宗理便保留了這意外的驚喜,讓凳子保留了輕盈的弧度,並且保有手工製作的溫度。不過當時還沒有工廠能夠做得出如此精美又複雜的曲面,因此柳宗理與鑽研合成板型的職人 乾三郎 共同研究了五年之後,才得以讓蝴蝶凳成功的開發製造,如今我們也才有幸能在家裡也放上一張!
文字/DO編
說到經典家具設計巨匠,就不得不提到 Finn Juhl 了!Finn Juhl 曾經以成為藝術家為夢想,因此他的作品時常能看見雕塑的概念,同時也十分重視藝術性及自由形態。
其中一項經典的設計「鵜鶘椅」,受到雕刻家 強 · 阿爾普 與 艾力克 · 托梅森 作品的影響,將椅子的造型與鵜鶘的輪廓做結合,乍看之下宛如鵜鶘降落於湖面的優雅姿態,發表初期曾經因為造型過於前衛,而不被認可,但經過時間的考驗,人們逐漸明白鵜鶘椅不僅是造型有趣的設計,其中包含嚴密的結構考量,兼顧了藝術性與實用性,因而成為一大經典!
Finn Juhl 的家具曾經在市場上難以尋得,直到 2007 年,丹麥家具品牌 Onecollection 將 Finn Juhl 的設計重新復刻,才讓我們如此幸運,能一睹當時的經典椅款!想在家中放置一張優雅如鵜鶘悠遊於湖面的椅子嗎?這個夢想現在離你一點都不遠喔!
文字/DO編
今天要和大家介紹極富創意設計的家具和家飾品~讓人看了會會心一笑!
這款 Panama Banana Hammock and Football Goal
很像是西瓜片的造型,除了是一張休閒的躺椅之外,翻過來也可以玩一場有趣的沙灘足球~
桃紅色的設計非常適合夏天!
這張椅子 Spaghetti Bench 讓我想起電影《露西》的場景,座椅的木頭延伸出去,變成有機的造型!
Stone Blue Match Striker
我覺得這個火材收納器皿超棒!除了收納功能,外圈的設計還可以直接點火,可愛又實用!
這款吊燈 Pendant lamp,造型像是一頂帽子,為空間增加活潑有趣的氛圍。
檯燈 The Lightning lamp,白雲閃電的造型,放在辦公室真的是非常療癒!
這款椅子很有名!Globe Garden 像是球狀大樹的造型,每一顆球體都經過設計,符合人體工學,坐在上面感覺真的非常舒服~
這款太陽花椅 Sunflower Chair 旁邊一圈的造型可放置書籍和雜誌,360 度都是你的圖書館!
這款 Rocket Table 桌子真的好可愛!
可愛的火箭噴射造型,配色上簡約色系,非常適合放在小孩房或是書房,看著它好像會想起小時候的夢想。
像是從超現實主義走出來的鐘,扭曲可愛的造型也好想蒐藏~
這個杯子好害羞喔~很適合情人節送禮呢!
家具除了實用性外,有時候有趣的設計會讓使用上增添趣味,家具是最貼近我們生活的物品,每天都會接觸使用到,下次挑選家具時,也可以選購一些有趣的設計喔!
文字/軟裝師喜囉
圖片/品牌照片
荷蘭設計品牌 HK Living 是由一位熱愛旅行的資深古董買家 Emiel Hetsen 以及從事國際貿易的兒時玩伴 Sander Klaver 一同創立。Emiel Hetsen 擁有獨到的眼光,在閱遍世界各地的奇珍異品後,創立了融合現代與復古的設計品牌,注重產品的細膩展示,並且擅長使用搶眼的色彩,以及大膽的異材質拼接融合,碰撞出風格各異的家居用品。
HK Living的 作品,從餐具、家飾品到家具,都能以現代的口吻,描述八零年代獨特的復古風格,以及其歷久不衰的經典輪廓。例如有名的 Gallery 陶瓷盤,便是以八零年代為靈感,帶出遊走在新世紀裡的復古歐式浪潮,以極簡的低飽和色塊,混入高級灰的色系,俏皮的粉桃色疊加清爽的鵝黃,碰撞出內斂的不規則色塊,訴說著生活的溫柔,呈現雋永的餐廚空間美學。
除了舒適與美麗的家具、櫥櫃和沙發,充滿手作感的 70 年代復古風格餐廚配件,也充分展現低調且質感的居家生活品質,相信帶有老靈魂的你們,也一定會為這些作品感到傾心不已!讓我們一同回味八零年代的的生活輪廓吧!
文字/DO編
每個人對於空間的美學,應該要有哪些元素構成,都會有不同的見解,甚而我們的喜好居多也不會是單一的,在思考空間陳設時,也許經常會碰到一個問題:「很多東西我都好喜歡,但是不知道該把哪些東西放在一起?」。家配師的使命便在於,為每一個空間進行風格整合,在整合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便是「取捨」的過程。耐看耐住的宅妝設計,不會是將喜歡的東西都塞進同一個空間中,反之,懂得有限度的置放風格家具,並於空間中適度留白,才能展現雋永的家配美學。今天DO UP就想跟大家聊聊關於在空間中「留白」的重要性!
(photo via tumblr)
|留白之處,是讓空間呼吸流動的根本
試著想像,如果空間中的每一個牆面與角落,都放滿了裝飾物件與家具,空間是否會顯得相當擁擠呢?空間本身具有尺度,其中包含前後深度、左右廣度與上下高度,而空間尺度的感受,需要藉由物件放置的位置來表現,反之若是將空隙之處都填滿,會讓空間顯得平面而單一,在擁擠侷促的空間中生活與移動,居住者也會感到有壓迫感,這就是因為空間本身沒有能夠容納呼吸與流動的餘裕。
留白的空間,可以讓重點家具成為視覺焦點,讓空間的主次順序一目瞭然,也能讓動線更加清晰與流暢,同時也會更有利於風格的整合。在現實面上,如果裝潢上的預算不足,也大可以放心的讓簡化空間的裝飾設計,以輕裝潢的方式打造留白簡約的空間,將預算留給可以帶來質感與美感的設計風格家具!
(photo via Aethera , etsy )
|空間中的留白,是光影的畫紙
空間中是否有絕佳的採光,如今成為大多數人對於空間的基本要求,我們都已然了解到自然光對於空間的重要性,也喜歡看著光影灑落在環境中的畫面,能帶給我們心靈上的寧靜,恍如擁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如果空間沒有適度的留白,光影的灑落效果便會大打折扣,光的色調會被填滿空間的物件與色調吸收進而消弭。於是空間中留白的一道白牆,或者一道留白的廊道,甚而是毫無裝飾的地面,都能成為光影的畫布,在其上揮灑灰階的色調漸變,或者是映照出樹影的姿態...等。
(photo via instagram , pinterest ,Studio Janne Wellens)
|適度留白,增加裝飾的機動性
最後,在空間中留白還有什麼好處呢?把留白的地方想像成一張空白的畫紙,意味著上頭有無限的可能性可以任你揮灑,只要謹記,一次抓住一個重點與主軸,便能跟隨心情去更換上頭的佈置,比如不同風格的畫作,或者藉由不同色調的地毯來轉化氛圍,或者擺上一張茶几與簡單的花藝,就能為空間換上不同的樣貌。喜歡手作藝品的人,也可以利用不同的材料製作牆面掛飾,來提昇空間的裝飾性,增加生活的情調。在北歐風格居家中也經常能見,在一面空白的牆壁上,掛了大小不一、風格迥異的畫作,藉由縮小化作尺寸,讓多張畫作集合的景象能找到相互協調的平衡點,避免讓視覺過於凌亂而模糊了焦點。
(photo via ZHUOMU , Upton ,Sarah Smallwood , pinterest , Olivia Thebaut , My Scandinavian Home)
在思考空間規劃時,空間中的設計由大至小,都會影響使用者的舒適度,以及視覺上的美感。在大範圍的格局設計、動線設計擬定之後,就需要仰賴軟裝設計來具體化使用者的居住習慣與偏好,透過家具挑選來完成空間風格佈置。軟裝師透過大量收集不同家具設計師的作品,來為風格各異的空間塑造獨特的家配美學,其中熟知在設計界中的經典款以及大師巨擘也是必要的累積,從中能更加了解設計史的脈絡與演進。今天DO UP想跟大家介紹丹麥現代家具之父 — Kaare Klint,身為許多大師的老師,其獨到的設計方法也成為設計界的門派之一,影響了許多後輩,也為世界帶來許多既美觀又實用的家具單品,怎麼能不好好認識一下這位大師呢?
(photo via CARL HANSEN)
|耳濡目染的美學環境,從建築與藝術延伸出設計觸角
(photo via leklint , Wallpaper)
Kaare Klint 誕生於建築世家,從小就浸潤於美學充斥的環境當中,很早就投入建築工作,並曾與父親一同建造哥本哈根的Bethlehem教堂。1924年,Kaare Klint創建了皇家哥本哈根美術學院中的家具設計學校,擔任家具系的講師,一直到1954年去世為止,都在皇家美術學院中努力栽培後進,培育出許多設計界的大師,如Poul Kjærholm及Børge Mogensen等,也因此獲得了「丹麥現代家具之父」的稱號。
|信奉傳統工藝價值,提倡再設計概念
(photo via VNTG,1stdibs)
Kaare Klint 任教於皇家美術學院期間,與一般學院作風不同,他並不揚棄傳統,反之鼓勵學生們深入分析所有建築與家具的根基,探究其設計形式,並且予以創新的精神追求自然與實用的價值。其教學方式也以測量傳統家具,並且對功能、材料、結構的單純研究著稱,藉由這些穩紮穩打的過程,體現「做中學」的教育。此外,Kaare Klin也提倡了「再設計」的概念,將計有存在的設計予以改良,更符合現代人生活所需。比如於1927年設計的名椅Red Chair1,是經由改良十八世紀英國家具而得來,將裝飾雕刻予以去除,留下簡練的線條,使其展現現代美感,脫胎換骨!1930年再度創造了另一個經典名椅 --Propeller Stoo(螺旋槳凳),以木材與帆布組成,靈感來自於埃及的折凳,將凳腳設計為可以重疊的螺旋槳結構,達到方便收納別且不佔空間的功能,也再次向世人展現丹麥高超的木工技藝。
(photo via Studio Schalling , P H I L L I P S )
(photo via Classic Driver)
|引進數學方法,深入計算人體與家具的相互關係
Kaare Klint 的信念是,每一個組件都有它存在的目的,無論是為了支撐結構,或者貼合人體,因此將人因工程導入設計中,將使用者的需求擺在考量的首位,這樣的設計哲學影響了一整個世代的丹麥家具設計者。Kaare Klint 在設計家具之前,會先徹底了解每件家具的用途,並且也會對於人體與家具之間的交互關係深入探討,進而採用黃金比例1:1.618來掌握家具與人體之間的比例尺寸。Kaare Klint終其一生保持對於傳統技藝的尊重,並且將數學方法與易用性的概念帶進家具設計,這套設計方法也成功的傳承給後輩設計師們,讓丹麥成為現代家具設計的重鎮,形塑了丹麥家具設計的黃金時期。
(photo via CARL HANSEN , Artsy)